余美華
[摘 要] 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堅持雙創教育,堅持通過創新引領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而大學生在校是通過專業來選擇學習方向。因此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發展成為重要議題,通過大力推動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關 鍵 詞]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融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00-01
一、緒論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15〕36號文件要求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密結合。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的基本特征為貫通、銜接、立交、融合。當前高等院校中國的計算機專業類教育存在的不足:(1)人才培養同質化現象頗為嚴重,沒有差異性和特色,扼殺了個性化的發展。(2)學生跨界能力弱,導致畢業后學生解決工作實際問題時的綜合能力弱,無法適應市場新變化。
因此,以教學改革和培養方案改革為起點,以培養勇于創新、有技能的雙創人才為目標,將雙創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在人才培養計劃中融入創新設計思維以及企業家精神,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職業能力教學與雙創教學內容相配套的新體系,通過設計思維啟發、專業知識培養,塑造具備創業潛質的技能型人才。
二、我國雙創教育發展現狀
隨著國家對大學生雙創教育的重視,各大高校都熱火朝天地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大力建設校內外實訓實踐雙創基地,創新創園區,但很多創新創業的起點都只是增加了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或者建設場地,并沒有從本質上對學生技術能力有所提高,沒有從本質上改變人才培養全過程,只是通過“創青春,互聯網+大賽”引導學生創新,脫離了專業課程,抑或是在畢業前夕進行創業培訓的短期課程,并沒有真正融合職業技能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我們應立足根本,從專業本身出發,尋找專業與創新創業的切合點,從人才培養標準、課程體系以及考核方式轉變等幾個方面來談談專業教育如何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融合。
三、量體裁衣,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重在“教育”
(一)完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標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IT前沿科技講座》讓學生對前沿IT市場需求有個清晰的認識,分析大型IT科技公司和很多初創的IT企業,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公司類型,企業背景以及對個人未來職場規劃有初步認識,有助于他們規劃大學生活和學習。
(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初期開設創新思維培養類課程,同時在IT課程中融入創新設計思維,游戲化創新設計方法的游戲,植入創新的種子,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中通過趣味案例,小游戲的制作,并做個人項目作品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校賽或任課老師推薦的方式選拔優秀學生,成立小組,進入IT雙創工作室,進行項目升級和優化,并進行省賽和國賽的參與,現在大學生大多為“90后”“00后”,他們的興趣廣泛,思維跳躍,通過多見識、多嘗試、多測評的方法,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四、構建完善的雙創教育課程
課程體系融合(創新思維課+商業模式的引入):建設與專業融合的一系列創新創業類課程。
(一)選修課設置
《IT企業案例分析》課程進行企業文化學習,給學生播種敢于拼搏、勇于創業的種子:比如騰訊的企業文化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據”;阿里巴巴的企業案例分析“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雙創IT項目實踐》課程通過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學會思考,迸發創意,通過畫商業畫像學會編寫商業計劃書,學會拍攝項目展示視頻及后期特效美化、項目答辯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商業路演的能力。比如組織學生發起“晨間拆書幫”等主題讀書活動:借助學校晨讀自習,雙創小組邀請行業工程師和創業指導老師帶領大家在線上進行學習,解讀互聯網行業的趨勢與發展,讓學生了解互聯網行業大背景和發展趨勢。
(二)專業課設置
移動應用開發基礎,安卓系統開發,網頁樣式設計,讓學生具備開發APP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前端設計能力。
(三)以賽促學
借助“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以及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類大賽進行跨界融合,分析優秀“互聯網+”大賽國賽創業案例,提取出值得學習的創新內容,大量收集省賽優秀案例進行剖析,實際操作過程:設計開發IT項目→軟件產品推廣(含商業計劃書的編寫、公眾演說能力的培養)。
五、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一)改革教學方法
借助學分銀行,允許學生修創新創業學分,實行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通過設計思維的培養,項目計劃書的編寫,項目管理全過程的參與,路演的口才訓練將學生參與雙創項目開發,跨專業合作,項目實施等活動定為課堂學習,挖掘有潛力的學生,建立資源庫豐富專業建設的資源共享平臺。
(二)改革考核方式
線上線下課程結合,學分銀行可以進行學分置換,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采用過程化考核方式,從學校到系部積極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省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成立創新創業社團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幫助。
六、未來展望
制定年度計劃,逐步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努力開發跨專業的雙創教育的在線精品課程,優化現有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不斷更新雙創的導師團隊,通過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斷做好學生創業、教師成長、學教學改革的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
[1]劉艷,閆國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
[2]呂紅.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課程質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