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香
[摘 要] 教育是一門科學。職業學校每個學生都有屬于時代特色的成長軌跡,都有獨特的成長歷程。教師要勇于學習,要用愛心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種子,并伴隨她們成長,最終開出嬌艷的生命之花。
[關 鍵 詞] 職業學校;關愛教育;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38-01
在傳統觀念中,由于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天生具有知識和道德的優勢,學生和家長對老師心存敬畏;在完全由老師主導的師生關系中,學生對老師的各種批評心甘情愿。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在追求民主、自由、獨立精神的當代,如果老師依然想憑借職業的優勢獲得學生的敬畏,必然會遭遇各種質疑。在現實工作中,當老師抱怨學生不尊重老師、不理解老師好心的時候,老師應該反思,你給過學生尊重和理解嗎?作為老師,需要提到學生的尊重、認同和理解。同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還是個自我價值尚未建構起來的孩童,是多么需要得到來自老師的尊重、認同、接納和理解。但是,老師往往急于糾正學生的表面行為,看不到學生內心真正的需求,所以,有時候老師的教育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任何“為了學生好”的教育都是無效的,任何的管教只會換來學生激烈的反抗。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學生的早戀現象
我擔任2013級護理專業的班主任工作,1個學期后,班上有一女生強烈要求調換寢室,問其原因,不愿陳述,多方詢問無果,于是我告訴他,如果沒有特殊理由,一般不能調,如果是與寢室同學之間有矛盾,可以大家一起努力來改善。可是,她仍堅持要求調換,令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我耐心開導下,她終于哭著告訴我:“同寢室的另一女生在談戀愛,每天要煲很長時間電話粥,嚴重影響她的睡眠與休息。”我聽后非常吃驚,根據我校的校紀校規,在校期間是嚴禁學生談戀愛的,作為班主任,我也不允許學生出現早戀或者更為嚴重的情況發生,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二、用愛走近學生的心靈
事情發生后,我找那個女生談心,她并沒有撒謊,很快承認她在周末平常大多都沒有回家,而是去了男朋友家。她父親得知這一情況,當天就趕到了學校,面對暴怒的父親,她一點也不畏懼,反而說了句“他比你們任何人都懂得照顧我,安慰我”。她父親是位小學老師,從她進校以來就嚴禁她談戀愛,而她不僅違背父母的意愿,還把養育她十幾年的父母貶得一文不值,她父母大為震驚和震怒,罵了她,說到動情處還掉了眼淚。看到這樣的情景,我讓她父親回避。親自單獨和她談了很久,之前我們也談了很多次話,有了之前的談話基礎,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最后,她突然哭了起來,告訴我,她父母對她不理解,而且特別嚴厲,她與父母間溝通很少,隔閡很大,有什么話都不愿意跟父母講。但男朋友對她非常好,經常安慰她,也非常理解她,而且對她十分照顧。通過與這名學生長談,從她的小學一直到她進職業學校至今,我以朋友的身份和她交談,讓她換位思考,要理解父母對她的關心和期望。對這個學生的處理,如果僅僅只是簡單的批評,顯然是不行。她現在還年輕,情感思維還沒有那么根深蒂固,應該能夠拒絕早戀,把心思花到學習上。于是上網查了許多關于職業學校學生情感教育的理論知識,了解到每個人在社會中都希望得到相互關心和照顧,而且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需求更為細致,它和每個人的生理、經歷、教育、信仰都有關系。學生在學校住宿階段,遠離父母兄妹,身邊沒有親人排解情感的孤獨感,往往會在異性伙伴中尋找寄托,如果學校教育能夠分散學生在情感上的注意力,從學校和班級的角度多組織有意義的活動,用愛走近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專業撲在學習上,就能度過這種情感孤獨期,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早戀現象就不再發生。
三、學生思想教育的反思
筆者深信一個教育理念,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個有問題學生的心里都有一個很大的黑洞。這個黑洞里有著各種各樣的傷痛。如果老師看不見這個黑洞,只是想著去改變學生,那一定收效甚微。只有用溫柔的目光去洞察那個黑洞,用愛和關懷去照亮那個黑洞,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只有用母親般的關懷愛著學生,學生自然也會愛著我。同時本人也深信,情感永遠是教育中最有力量的。言傳身教,永遠勝過任何大道理。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在學校里,教育不是居高臨下的批評、不是義正詞嚴的指責、不是劍拔弩張的對抗、不是斗智斗勇的計謀,而是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尊重和接納。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美好存在,即使這個學生有很多不好的行為,在他的心里也一定有對美好和光明的向往,教師就是要用真情去喚醒這沉睡的部分。護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要從事護理工作,這是一份最需要愛的職業,可是如果她們沒有得到過愛,將來又如何去傳遞愛?我們要用愛心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種子,并伴隨著她們成長,最終將終會開出嬌妍的生命之花。
總之,教育是一門科學。每個學生都有屬于時代特色的成長軌跡,都有獨特的成長歷程。教師要勇于反思,不停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無愧于老師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