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冰冰
摘 要:本文從河南省經濟增長的產業影響出發,選取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區位商指標計算河南省制造業近8年的集聚狀況,并進一步測度制造業細分行業的區位商,得出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較明顯的5個行業分別為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煙草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在此基礎上,利用灰色關聯度方法對河南省制造業集聚度高的五個行業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密切的正相關關系的結論。最后針對分析結論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集聚;經濟增長;區位商
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國家謀劃“十二五”發展的過程中提出了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方針,河南省是中原經濟區的主體,它在國家的糧食安全中占據重要地位。中部地區尤其是河南省作為人口與農業大省,有著自身獨特的自然和地理優勢,隨著河南省2008年以來的產業集聚區規劃的頒布,河南省產業發展形勢良好,研究產業集聚與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河南省產業集聚與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1.河南省產業結構分析
通過查找《河南省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得到河南省2008―2015年的產值結構,發現河南省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呈不斷下降趨勢;第二產業產值所占份額比較高,且在波動變化中稍有下降趨勢;第三產業的產值份額所占比重自2008年以來在不斷上升,但仍低于第二產業所占份額。由此可見,第二產業目前仍然是河南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故對第二產業的具體行業分析很有必要。
2.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現狀
近幾年來,河南省制造業在產業規模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企業單位數和從業人員數上都在不斷增加,資產總計也不斷增加,制造業的總體發展形勢良好。下面利用河南省2008―2015年的工業總產值計算的制造業區位商,得到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的趨勢,如圖1所示。
由圖1所示的折線圖可以看出,自2008年河南省產業集聚區開始規劃以來,河南省制造業的區位商逐漸增加到大于1,說明在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前兩年,制造業集聚態勢與全國相比沒有較強的集聚優勢,隨著最近幾年的逐步發展,河南省制造業的區位商都大于1,說明河南省的制造業集聚區的規劃效果顯著,河南省通過利用自身勞動力與自然優勢,積極承接制造業的轉移,為全國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1 河南省2008―2015制造業區位商趨勢圖
三、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1.實證相關理論的介紹
灰色關聯度分析屬于是灰色系統理論的一種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確定參考數據列及若干個比較數據列的幾何形狀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密切程度。由于河南省產業集聚規劃較晚,故本文搜集數據有限,灰色關聯度分析比較適合于數據較少的情況,這樣可以避免建立回歸模型造成模型不平穩的弊端。
2.變量的選取和數據說明
本文選取上一小節測度出的河南省產業集聚度高的五個行業,分別是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煙草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來分析制造業產業集聚與河南省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經濟增長指標選取的是河南省實際人均GDP(HGDP),用企業單位數COP、固定資產投資FAI、平均從業人數LAB、區位商指數QWS以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UI與全國上述各個指標相比來表示。企業數量選取的是5個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樣本數據來源于2008―2015年《河南省統計年鑒》與《中國統計年鑒》。
3.基于灰色關聯度的實證分析
分別計算河南省這5個行業各個指標與人均GDP 的灰色關聯度。首先是農副食品加工業的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各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的關聯度
由以上的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可以看出,農副食品加工業集聚指標與河南省區域經濟增長關聯因素中按照關聯度大小排列順序為:從業人員、區位商指數、企業單位數、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集聚指標,其中區位商和經濟增長關聯度超過0.6,根據經驗灰色關聯度超過0.6,可以認為區位商指標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
從業人員集聚指標與河南省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最高,固定資產投資與河南省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最小。同理得到其他四個行業各個集聚指標與人均GDP的關聯度,對食品制造業來說,區位商指標和人均GDP的關聯度超過0.5,說明食品制造業產業集聚和河南省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顯著地正相關關系,具體產業集聚指標中,企業單位數集聚指標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最高為0.8943;煙草制造業區位商指標和人均GDP的關聯度為0.6668,這說明煙草制造產業集聚對經濟增長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區位商指標和經濟增長之間關聯度為0.8361,其固定資產投資集聚指標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最低為0.603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產業集聚和經濟增長之間關聯度為0.7670,具體集聚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集聚指標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最低,小于0.5??v向分析比較來看,這四個行業的區位商集聚指標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均大于0.5,這表明四個行業與河南省經濟增長之間均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四、促進河南省制造業產業集聚發展的建議
(1)政府加大對產業集聚的規劃及引導。產業集聚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來引導,河南省自2008年的產業集聚規劃政策頒布以來,制造業區位商在逐步提高,近幾年的發展則證實了政府規劃的引導作用,制造業集聚程度逐步增加。因此政府作為公共管理組織,首先應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對產業集聚的發展進行引導,關注國內外產業集聚的發展態勢并因地制宜地運用到河南省自身的發展上來,制定科學的集聚策略,從河南省各個市縣的現實情況入手,著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其次要不斷推進工業園區的集聚程度,在工業園區內部完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最后,政府要積極運用財政政策,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增強用地和用水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河南省的能源產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集聚程度較高,但是傳統的產業資源消耗較高,對環境污染大,因此政府應該引導企業走上一條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企業的責任感,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注重綠色GDP的發展,將環境代價考慮到經濟增長過程中。
(3)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創新產業集聚。河南省在2014年180個產業集聚區中有61個主導產業都是農副食品加工業,自2008年到2015年,河南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平均區位商為0.52,技術含量越高的行業區位商越小,為了增強河南省產業集聚的發展速度,應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步伐,目前河南省應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加強科技聯合,形成自己的知識品牌產業,將高校的研究成果與企業的需求相結合,并運用于實際生產。
參考文獻
1.(美)邁克爾凡ㄌ刂煥蠲饜⑶袢緱酪?國家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2002.
2.Ciccone A.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s 2002,46(2).
3.David P Angel.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with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egional Studies,2002,36(4).
4.譚崇臺.發展經濟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5.吳松嶺.中部地區產業集聚效應分析――基于河南省產業的實證分析.工業技術經濟,2009(06).
6.杜琰瓊.河南省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的實證研究.信陽師范學院,2012.
7.李愛真.基于灰色關聯度的河南省產業集聚水平分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
8.李晗斌.FDI對中國工業集聚的影響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