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琨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內部管理是充分發揮其社會作用的重要保證。但是,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監管不力等問題,本文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提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當前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行的重要機構。同時,也正是因為其性質的特殊性,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而非營利活動,資金來源依靠上級撥款,往往會形成對資產管理不重視的理念,這樣就極易形成對固定資產管理不重視的情況,從而在工作中造成巨大的浪費,不利于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因此,就需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僅需要提高工作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還需要從制度方面進行保證。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重視。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社會治理和服務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為公益性,因此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上級撥款,這樣就決定了其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與其他單位不同。正是因為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使得單位內部自上而下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甚至在管理層也難以正確地認識到固定資產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性。同時,在單位內部,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保護和使用多存在一定的違規現象,如單位的設備、辦公用品等,多存在損毀的情況,工作人員在使用過程中不愛惜,造成了固定資產的毀壞,從而浪費了大量的國家資產。
(2)固定資產使用不當。當前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浪費情況,主要是由固定資產使用不當造成的。首先,工作人員受傳統的思想影響,認為固定資產屬于國家,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不珍惜、不愛惜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固定資產的損害,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其次,存在著將公共物資占為私有的情況,這樣對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造成加速損壞,不利于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維護。
(3)財務工作人員核算存在缺陷。財務工作者是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推動者,因此就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精確的會計核算。但是,在一些單位財務部門中財務管理者知識儲備落后,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主要表現為:第一,在固定資產核算時存在著不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從而造成了財務報表上賬實不符的情況;第二,在會計核算方面,沒有依法計提折舊,從而影響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第三,不合理的會計核算方式影響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當前的招聘采取的是統招形式,因此新的財務工作者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從而影響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最終影響固定資產的管理。
(4)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當期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是財政撥款的,因此單位人員在工作中對公共財產缺乏節約意識,同時單位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這樣就造成辦公中巨大的公共資源浪費。同時,對固定資產的使用也存在著不合理、不合規的現狀,資源利用率低。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同時管理者對固定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在財務管理中核算方式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第二,缺少必要的懲處措施。在單位檢查中,對于出現違規使用的情況,難以采取必要的懲處措施,監督形同虛設,形成了權利和義務不對等的情況,勢必無法在單位內部形成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和監督機制。
二、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1)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需要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第一,從管理層入手,要認識到固定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的物質保證,只有提高對固定資產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服務職能,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第二,從財務管理部門著手,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從專業角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加強財務工作人員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從而進一步推進固定資產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行。第三,從全局的角度加強單位員工對固定資產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地樹立正確對待和愛護固定資產的單位氛圍,在日常工作中正確使用辦公工具。
(2)樹立綠色辦公理念,減少資源浪費。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單位性質的特殊性,因此在辦公時需要利用國有資產進行辦公,許多工作人員對國有資產認識不到位,往往會浪費辦公資源和固定資產。這樣就需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改正,首先需要從意識層面對事業單位的員工進行再教育,讓其充分認識到合理使用國有資產、保護單位固定資產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義務。其次,對于已有的浪費現象和不合理使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行為采取必要的懲罰措施,進行一定的批評教育,對于因自身原因而對單位固(轉4頁)(接5頁)定資產造成損壞的現象進行必要的責任追究,從而在單位形成良好的固定資產保護和節約資源的工作環境。
(3)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養。財務部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核心部門,其作用不言而喻,精準的財務報表和會計核算記錄能夠準確顯示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狀況,以及日常消耗情況,從而為單位合理規劃下一個會計期間的資金預算。因此就需要提高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首先,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培訓。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財務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就需要對已經參加工作多年的財務工作人員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培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第二,更新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合理的制度來約束人,將不正確的會計核算方法剔除,將原有的不適合的管理方式改正,盡量做到賬實相符,從而更好地核算固定資產,以便單位合理的安排預算。
(4)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時還需要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作為保障。第一,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平衡單位內部的權利和義務。單位工作人員使用固定資產辦公是工作人員的權利,維護固定資產高效率使用是義務,通過監督機制來使權利和義務相統一,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第二,建立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通過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來對固定資產進行跟蹤和檢查,以此加強本單位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從而對違規使用固定資產的行為形成一定的威懾力,減少問題的產生。第三,定期對單位內部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和檢查,對一些違規使用固定資產的部門進行調查并查明具體原因,根據情況進行處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透明度。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時首先應該在思想上加強認識,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樹立正確的認識;其次,則是要建立健全統一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約束人,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建立良好、有效的監督機制,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加強監督。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就需要不斷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嚴軍.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財會學習,2017(10).
2.褚曉紅.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經貿實踐,2017(05).(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