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燕
[摘 要] 國家的發展依靠科技進步,科技進步依靠創新型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導向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主導,以激發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壯大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立德樹人為主導,構建實施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系,引導學生創新創業競爭力,提高學生創新綜合素質的培養,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培養學生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創業能力。
[關 鍵 詞]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53-01
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發展的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要加強人才培養全方位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高校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創新人才,從創新創業知識、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實踐、創新質量四個方面構建創新創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畢業生創新創業質量。
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改革現狀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應樹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新理念;調整專業結構,構建多學科互通的專業環境;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以自主訓練為主導,第二課堂為教學的新模式,建立創新創業預測和市場需求機制,符合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發展規律,促進學生共性與個性的協調發展。目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體系仍然存在問題,切實符合高職院校自身實際特點發展的體系不健全,急需找出問題所在根源,形成屬于高職院校的模式,才更有利于指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改革。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存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夠科學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存在“創新知識傳授不當、創新意識培養缺乏、創新型活動單一、課程設置不適應社會需求”等問題,阻礙改革發展。
(二)教師創新觀念不新穎
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體力量是教師。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較傳統,教師在知識傳授上仍采用結構式的教學方式,停留在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課堂上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未能實現。
(三)創新文化環境建設不足
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起步較晚,受創新人才培養環境創設困難的影響,當前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形式單一,以國家開展的學術課題研究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形式為主,高職院校缺少多途徑、多渠道的方式和方法開展創新文化環境建設,更沒有以創新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四)實踐創新平臺搭建不完善
實踐創新平臺的搭建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必然需求,目前高職院校符合學生真正所需的校外基地難以建立,學生實踐平臺搭建不足,學生實踐活動主要集中在校園內基地,學生企業需求實踐難以充分實施運行且企業校外創新創業項目少,使得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平臺建立不夠完善。
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策略
基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存問題的根源分析,應從理念、課程、環境、平臺四個方面探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策略,從而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建議與新策略。
(一)理念引領,完善創新創業體系模式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理念,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重中之重。遵循創新創業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創新思維培養,要了解個體學生的綜合素質,其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其專業潛能,做好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銜接與過渡,并科學引導其向深層次發展,使其成為學生創新創業才能發展的動力,完善構建創新創業體系模式。
(二)課程引導,構建創新創業教學新模式
課程體系設計、知識課程的傳授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部分,高職院校建立一個有效的、開放式課程的結構體系,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是人才培養質量的發展所需,重視課程中技能課和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建設,培養思維、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研究基礎課、技能課和實踐課三者之間的區別與互聯,正確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新型教學模式,適應社會和企業的用人需求,真正構建符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三)環境引發,提升創新創業質量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從軟硬環境作為切入點,要從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意講座、創新創意宣傳、創新創意科研入手,以實踐競賽活動指引,請企業到校開展有關新發明、新創造等講座。直觀的講授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活動,激活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激起學生創造的欲望,勤于、樂于主動開發,親身動手實踐,真正從學生出發提升創新創業質量。
(四)創新創業線上線下平臺搭建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提高有待通過創新創業資源平臺的引入,鼓勵多方力量整合資源合作培養。培養人才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在政策上和財政上給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利用互聯網的發展與完善,科學合理搭建網絡平臺,組織校企基地兩地間面對面網絡交流活動,讓學生的知識交流與經驗交流變得方便快捷,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的創新素養與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