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旭嬌
摘 要:國庫集中支付是我國現代財政管理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我國公共財政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際操作,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所實行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進一步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及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條例,實現兩者有效結合,從而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程度,并解決實際業務操作問題。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社會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傳統的公共財政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發展和需求。為此,人們根據傳統模式衍生出來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國庫集中支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供了便利與幫助。自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推行以來,我國財政資金的管理狀況獲得了極大的改善。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采用先進的科學信息網絡,對控制國庫財政狀況的單一系統進行不斷優化,優化其財政預算與資金收支的控制能力,在一定范疇內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但就實際操作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需要我國管理人才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及方案,以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程度,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國庫集中支付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透明度及使用效率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所實行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其財務管理過程中占用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其不斷深化和改革,不但有效提高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程度,同時也使財政資金得到合理、有效的運用。在資金預算過程中,根據用款的使用情況進一步擬定詳細的用款計劃,大大加強了財政資金的規范化管理;而在資金的支出方面,其預算手段也變得更加嚴格,通過財政系統中的預算制約功能,也避免了操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不規范性。基于以上兩點,通過這樣的支付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資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有效避免了資金挪用或他用現象的發生,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安全提供了保障。
2.培養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并將意識轉化為管理模式
(1)通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調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的財務管理意識,使其在財務管理工作上做到統籌規劃,不但促進了財務工作的安全性、規范性,同時也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可以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起相應標準體系,并且一改傳統的資金管理模式,對全年所有收入分類分項細化管理,其財務管理范圍也不再拘泥于資金管理區域,使財務管理的工作重心由管理轉化為預算。
(3)通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財政資金的流入與支出會隨之改變,進而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及模式也發生一系列改變。
3.加強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對財政資金的預算與控制能力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極大完善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并顯著提高了預算管理的執行能力。這樣的管理觀念與模式,不但有利于財政預算的執行,從管理手段和技術方面也使得其在預算管理方面具有極高的規范性,確定了資金的應用項目,并合理地限制了每一筆財政資金的使用期限,達到了行政事業單位對資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在資金的監督和管理上,同樣也明確了“按條辦事、依法執行”的預算理念,預算支付的最大額度完全按照有關部門規定的支付標準來執行。在此基礎上,各部門間的資金預算也需要嚴格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及各層執行人的審批才能夠實行生效,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條程序步驟都將審批視為無效,缺少審批環節的申請人可能還會因此承擔法律責任。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以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且作用效果十分明顯。不但改變了傳統的資金撥付形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對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有效限制了財政資金的使用范圍,增加了財政資金流入與支出的透明程度。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庫集中支付的深入改革受到部門預算編制水平的影響和限制。各部門的財政資金預算是國庫集中支付深化改革的基礎,但就目前各職能部門預算現狀而言,其預算編制的整體水平普遍表現不高,財務工作人員按照“基金+增數”的模式進行財務預算編制工作,很容易造成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等問題的發生,最終導致實際資金的使用與預算資金不匹配而產生脫節。
二是國庫集中支付操作的規范化及財政資金審核工作的精細化難以實現,易造成資金調控要素的根本缺失。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在申請用款計劃時,只能通過項目摘要或預算單位的自我闡述來判斷申請的資金項目是否正確。同樣在資金支出方面,直接支付是可以見單見票審核,而授權支付只能先通過動態監控系統預篩選,再人工審核。在人工審核時,也存在缺陷,未見實際票據。這就很難把握其業務的真實性及合理性,其支付項目與實際支付內容往往會出現文不對題的現象,這樣存在缺陷的預算資金審核流程往往會使審核工作的規范化與精細化大打折扣。
三是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易出現預算項目資金混用的情形。國庫支付系統中包含了預算單位一整年中各項預算資金的指標,每一項預算項目都有規定的支出報銷范圍。財務人員如果沒有仔細區分這些項目,在支出報銷時,隨意選擇預算項目,本應在這個預算項目報銷的,財務人員選擇了另一個預算項目,如此將導致預算資金的竄用,違反了專款專用的原則,對單位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造成混亂,嚴重影響了單位財務工作效率。
四是支付方式有待優化和提高。目前,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都是通過公務卡來完成的。直接支付與授權支付作為國庫集中支付的兩種基本方式,授權支付的占據比例偏高。其支付流程是由預算單位按照預算標準與用款協議對資金的流出進行審批,經財政部門授權以后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撥款至收款單位或收款個人,這樣的支付方式過于簡單自由,非常利于人們提現。為此,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有針對性的減少授權支付的使用額度,同時對資金加強管理與監測。
三、改進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的對策及方案
針對在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所存在的諸多不足,相關財政部門需要有效、全面地了解財政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資金浪費行為的產生。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仍然會存在部分資金在監管之外不受保護和控制,大大降低了國庫集中支付資金使用效率,針對這樣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四種解決方案。
1.更新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主觀改變財務工作的管理理念,摒棄掉“只要控制好錢就可以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傳統理念,同時不斷加強管理知識的學習,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注重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使自身的專業管理水平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新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
2.完善部門內部控制,提高財政資金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
針對國庫集中支付中授權支付沒有經過事前的審核,單位直接在國庫支付系統中列支,本人認為有效的內部控制對降低單位支出報銷風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覆蓋單位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等各項經濟活動,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防止舞弊和腐敗。行政事業單位可采取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權力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建立制衡,實施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專項審計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定期對內控執行情況實行評價與分析等各項內控措施。
3.加強相關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安規辦事、執行預算
部門預算是國庫集中支付的基礎工作,其科學合理性直接關系到預算的執行情況,只有做到精細化預算,才能夠為后期的用款項目及計劃提供保障。科學的編制預算,需要在職能部門對經費使用情況詳細了解之后,并結合實際額度的支出情況對其逐一進行審核,從而使實際支出額度能夠滿足預算編制的執行需求,嚴格控制擴大預算范疇與調整預算額度等現象的發生。
4.完善預算執行的審核制度
在預算執行的審核方面,需要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利用硬件和軟件的有效結合來完善工作內容,要配備基于國庫集中支付的計算機系統,并安裝相應的財務管理軟件,對項目資金的來源及去向進行模塊式管理,以動態方式掌握資金的使用狀況,為下一年的預算工作提供可靠性的決策建議。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滿足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遏制了資金挪用和他用現象的發生。本文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進行研討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通過不斷總結與修正能夠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斷完善,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每一筆財政資金的流入與支出都變得更加清楚,進一步增強可靠性和安全性,為實現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娜.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影響及對策研究.太原理工大學,2011.
2.董文靜. 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后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規范問題的研究.長安大學,2008.
3.邊寧.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財經界(學術版),2016(12).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