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創新發展的壓力較大,為了迎合改革浪潮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處理好各項內部管理事宜。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內部控制與內部監督是十分重要的管理體系,會計監督實際上也是極為常規的一種監督形式和選擇。本文將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就如何加強會計監督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改革;會計監督;問題;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概述
會計監督一般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的會計監督大多是一種內部監督,是指相應會計監督人員在既定目標的指引下,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活動及其他與財務相關活動所進行的監督。行政事業單位之所以要加強會計監督與當前會計監督職能普遍較弱有關,且加強會計監督能夠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更好進行內部監督與內部審計,這對于不斷增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能力也有較大幫助。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1.會計監督工作不受重視
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監督中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且會計監督工作只在年終偶爾進行。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缺乏基本的會計監督制度,這也導致會計監督工作在開展上無法得到較好的指導與規范。也正是由于會計監督制度的缺失,行政事業單位內會計監督工作開展的權責關系并不明確,很多具體工作也無法得到較好落實與貫徹。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自上而下沒有給予會計監督足夠的重視,導致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沒有得到良好的環境支持,這也不利于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提升。
2.會計監督崗位設置不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相關工作的開展整體上較為混亂,究其原因,會計監督崗位在設置上的不合理是主要因素。某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崗位的設置不合理,會計監督人員的綜合素養也較為低下,在實踐操作中由傳統財會人員充當會計監督人員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由于會計監督崗位在設置上并不合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資源無法得到較好的整合與利用。會計監督工作本身相對繁雜,一旦行政事業單位無法進行較好的會計監督崗位設置,那么順利開展會計監督工作將無從談起。
3.事后監督占比重較大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的會計監督大多是事后監督,這使得會計監督的全面性無法彰顯,最終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運轉中的問題無法較為及時的被發現。進行事后會計監督實際上是一種后向性監督,即發現問題進行的一種補救性監督。雖然這種會計監督模式能夠為補救問題提供一定的幫助,但從會計監督有效性提升的角度來看,事后監督形式占比較大并不利于很多風險的預防以及風險因素的排查。從會計監督的運用方法來看,傳統方法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中應用廣泛,很多優秀的會計監督理論與方法也尚未被應用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中。
4.會計監督結果沒有充分利用
行政事業單位對于會計監督結果的利用率相對較低。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會通過會計監督結果中顯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但這種淺層次會計監督結果的應用,并不能為行政事業單位較好運轉提供保障。會計監督結果利用率相對較低下,會計監督工作容易流于形式,由于無法借助會計監督結果進行管理策略調整,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并不會對會計監督活動的開展予以較好配合。
三、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的策略
1.依托制度建設提升會計監督地位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首先要提升會計監督在內部管理體系中的地位,行政事業單位自上而下都應給予會計監督較多的重視,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可以考慮集中相關資源為其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具體來說,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進行會計監督制度的確立,并將會計監督的范圍,相關工作開展的原則和權責關系等予以較好的確立。通過會計監督制度的確立與貫徹,會計監督工作能夠得到較好的規范與指導,以會計監督制度為中心的會計監督機制一旦形成,必定能為會計監督工作的持續開展提供較好環境支持。
2.優化會計監督崗位設置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優化會計監督崗位設置,某些規模較大的行政事業單位也可以考慮設立會計監督部門。建議行政事業單位結合會計監督工作的(轉78頁)(接79頁)實際需求,進行會計監督崗位的設置,并確立會計監督工作的基本權責關系。另外,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進行會計監督人員的培養,并將會計監督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作為會計監督工作質量與效率提升的切入點。借助較為專業的人才隊伍進行會計監督工作,很多存在于會計監督工作中的問題也能更為輕松地解決。
3.注重會計監督全面性提升
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會計監督的全面性,并調整會計監督中事前監督與事后監督的比例。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定期對財務管理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從而推動會計監督以財務管理為立足點覆蓋到其他管理層面。提升會計監督的全面性,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對會計監督工作進行具體規劃,并設立階段性的會計監督目標。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對會計監督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自身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上的不足,借助科學的規劃與統籌,會計監督工作開展的積極影響能夠得到較好彰顯,各部門與人員在職能履行進程中更加能夠得到會計監督的規范。
4.加大對會計監督結果利用程度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階段性的會計監督結果進行匯總,并予以分析與利用,提升會計監督結果的利用程度,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會計監督職能。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季度為時間單位,在每個季度結束后出具會計監督結果匯總報告。在此基礎上,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會計監督結果進行縱向分析,并發現自身在會計監督工作上的不足,進而調整會計監督工作計劃。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根據會計監督結果的變化,進而分析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否有效,這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會計監督創新也有較大幫助。
四、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的會計監督問題需要得到切實解決,會計監督職能弱化更加要引起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行政事業單位是會計監督活動開展的主體,需要在較為優化的內部環境基礎上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政事業單位在不同時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不盡相同,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上也需要運用動態思維,并充分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運轉和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會計監督。
參考文獻
1.盛光蕊.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會計監督.財會學習,2016(21).
2.劉樹儉.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會計監督.中外企業家,2016(31).
3.田芬.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會計監督.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責任編輯: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