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賈金平 丁俊玲
創新創業教育不但是近年來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還是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隨著如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水平,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對現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深入反思,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2015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站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高度,確立了到 2020 年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明確了“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的基本原則,這為新形勢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要求我們不斷探索和完善,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學改革。
1 高校創新創業教學改革的反思
1.1 對創新創業教學的認識不清
盡管創新創業教學的開展和實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在創新創業教學方面還存在思路不清的現象,未能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創新創業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大學生,個別高校片面地以為創新創業教育只針對于有創新意愿的大學生,導致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明確規劃和課程體系建設,創新創業教學實施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有效地貫徹實施。
1.2 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健全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具體表現在課程設置不科學、相關教材匱乏以及實踐教學不足等等,嚴重制約著創新創業教學的開展效果。以創新創業教材為例,教材種類多而雜,部分高校在選用教材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因此很可能存在不規范的現象,造成創新創業教學缺乏系統性,而且很多教材也僅局限于創新創業的理論教學層面,缺乏對相關案例的深入剖析與實踐教學指導。此外,仍有部分高校仍沿用傳統的教學講座等形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未能將創新創業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1.3 創新創業教學實踐平臺建設不完善。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學生不但要有靈活的創新意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而這僅僅依靠課堂的案例教學引導是難以實現的,必須依靠完善的實踐教學平臺為依托。現階段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校內、校外大學生創業基地等,但是由于場地、設備以及資金有限等因素的影響,難以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展提供完善的平臺。因此,高校還應該投入更大的精力與資金加強實踐平臺建設。
1.4 創新創業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學融合了前沿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要求相關教師不但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還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并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根據現階段的創新創業教學情況來看,師資隊伍主要是由輔導員、思政教師以及就業指導教師組成,在創新創業教學方面能力不足,僅局限于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成為影響創新創業教學水平提升的一個限制因素。
2 高校創新創業教學改革的改進對策
2.1 變革高校創新創業教學理念
第一,要在教學中注重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將創新意識、創業精神貫穿于日常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過程中,注重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第二,要打造開創創新型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的文化氛圍對高校教育工作和學生的專業學習、社會實踐都會發生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引導作用。因此,要讓創新創業理念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須營造出寬松、開放、創新、寬容的校園文化。
2.2 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
首先,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中應變革教學管理,同時鼓勵創新創業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和課程,優化教學模式,增設豐富多樣的實踐性選修課,不斷增加大學生實踐在教學中的比重。依托于高校內的學生社團組織,將創新創業教育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通過創業創新研討會、辯論會、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其次,要創新創新創業教學效果評估體系。優化完善教師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實踐表現過程中的監督、反饋機制,以階段性的實踐報告和成果展示替代終結性的學期末評估,增強實踐性選修課在學分分配系統中的比重,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2.3 打造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教學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同時也需要實踐的磨煉,因此還要不斷加快實踐平臺建設。首先,應建立三級聯動的創新創業平臺,將學生、學院、學校有效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依次遞進的創業模式。其次,可以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校內創新創業論壇、創新創業教育社團等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與能力。最后,可以通過加強與企業、研究機構的合作,構建產學研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的基地提供便利。
2.4 加強創新創業教學的師資力量建設
高校要通過多種途徑提升高校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針對高校創新創業教師社會實踐經驗不足,能力不強的短板,高校應從自身教學管理實際出發,結合教師個體的綜合素質,為創新創業教師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同時在教學工作量、教育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傾斜,鼓勵其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積累社會實踐經驗,提升社會實踐能力,為更好地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指導大學生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反思,優化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建設,促進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形成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教學氛圍。
注:遼寧省民辦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科研立項課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LMJK2017069)。
(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