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
【摘 要】人文素養的獲得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更是他們走向正確人生道路的基石。語文的學科特點便是具有極強的人文性,其蘊含的思想和教育元素足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既是語文教學作用的體現,也是其根本的任務。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語文素養 培養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從促進他們良好人生態度、價值觀、審美情趣以及高尚情操的養成入手,注重學生的情感,這一任務和目標是需要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的,也是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考慮到中職學生正處在他們人生的重要轉折和發展階段,人文教育的開展更是刻不容緩。下面筆者就從中職語文教學入手,談一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中職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我國大力的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提高,要求培養健全的人格,也就是培養學生“會做人、做好人”,因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素質教育重要目標。個人的文化水平,人文素養會對于整個社會發展造成影響,一個國家人文素養的高與低是衡量這一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準,人文素養缺失表明社會的發展失衡,會嚴重的影響到社會的長遠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同時與要注重對于人文素養的培養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內涵進而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及社會發展的新型高素質人才。此外中職生處于特殊的生理時期,受青春期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處于青春叛逆期心理以及生理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情感不穩定,懂得道理但又不是理解的特別透徹,缺少情感和意志上的關愛,使他們的情感及意志相對脆弱,因此對于初中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極其必要。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都是具有極高閱讀價值,蘊含著深刻教育思想的優秀文章,其表現出的內涵和優秀的傳統無不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形成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文章中的這些教育元素挖掘出來,并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增強,素質得到提高,思想意識得以升華。這便是語文教學的意義所在。每一篇文章都有深入挖掘的價值,例如、學習《愚公移山》時愚公那種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會鼓舞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畏艱難、勇于奮斗;學習《岳陽樓記》可以啟發學時刻懷有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的情懷,關心民生疾苦,樹立“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的人文精神。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深入挖掘文章的人文精神,對于作者的經歷,文章的時代背景、以及文章所隱藏的內涵等等充分的展現給學生。
2.感悟體驗,培養豐富情感
人文素養的培養僅僅停留在理論上不僅無法體現效果,還會激起該年齡段學生的抵觸心理,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人文素養培養的效果。教師應將文章中的內容和情感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從心底產生認同感,會自然而然的配合教師深入感悟。如教學《母親》一文,我和孩子們探討了如下話題:你知道母親節是哪一天嗎?你知道母親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還記得母親所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事情嗎?遺憾的是大多數學生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至于那些難忘的事,在他們看來也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只有些許殘存的記憶。針對這種情況,我又設置了如下問題:是誰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是誰辛辛苦苦把你養大?是誰送你們來學校學習風雨無阻?是誰在你生病時為你牽腸掛肚?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深思。幾分鐘后,有的學生眼淚已經止不住流出。不是我們的學生沒有愛心,是我們忘記了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學會感恩。我讓學生們在課下寫一篇作文,主題是:我們身邊的愛。我還要求學生們回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感受勞動的快樂和辛苦。
3.閱讀反思,培養業余愛好
為了深化語文教學的作用,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深化學生的反思。如今的學生深受網絡和移動設備的影響,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缺乏深刻的思想意識,語文教育也應從這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多多反思自我。《社戲》《幼時記趣》等課文展示了作者兒時的一些趣事,充滿了生活氣息。在教學這些課文時,我也設置了問題:你們平時課余時間都玩些什么?你覺得做這些事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你以后準備培養哪些有意義的業余愛好?通過這幾個問題,讓孩子們結合自身情況,明白貪玩的危害性,明確表示今后不再過度沉迷于玩手機和游戲,多培養一些對自己將來的成長和發展有益的愛好。
4.欣賞自然美景,提高審美情趣
大自然中的美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可以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初一教材中的《春》等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祖國大江南北的四季風光,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讓他們閉上眼睛把文中的描寫想象成一幅幅圖畫,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5.實事求是,培養科學求實精神
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搞假、大、空,更不能自欺欺人。教學《論語》等課文后,我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和收獲,他們普遍感覺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不恥下問。在教學《皇帝的新裝》后,學生們說做人不能太虛偽,不能太愚昧,不能太愛面子,要增強鑒別能力,揭露那些江湖騙子,讓他們無處藏身。
三、結語
總之,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中職學校應重視語文人文素養教學,在語文課程設置方面,應加強語文科目與其他專業科目的結合。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結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生自身職業發展需求和教學目的,巧妙靈活設定中職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社會培養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新.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科技展望,2016(01):193.
[2]高永艷.淺析高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