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成 景海霞 王澤民 楊淑琦
新時代財務工作已經逐漸開始依賴軟硬件設備,以擺脫傳統的手工賬務處理狀態。同時利用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化信息處理優勢,避免了紙質版財務資料在整理和保管過程中的繁雜操作。在保證財務數據信息精確度的同時,也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和財務管理水平。而企業財務管理在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兩者的適配度。對于不同行業,財務管理的方式與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所以切勿生搬硬套。
一、會計信息化對財務工作的影響
(一)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上
通過電算化的賬務處理模式,將會計信息處理公式導入系統,再結合計算機智能算法,將重復性的簡單賬務操作系統化、模式化。由人工錄入基礎數據信息,再由計算機進行整合和分類,最終根據專業化模板生成企業所需的幾大報表。充分過濾掉一些人為的重復操作,在提升其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人工核算的錯誤率,給枯燥的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有了以計算機為輸入的設備,財務工作者就可以擺脫手寫的苦惱,也不會出現由于字跡不清或錯誤書寫導致重復作業的困擾。而通過計算機的規范輸入和標準輸出,在減輕其工作壓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賬務的整體質量。
(二)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上
在傳統的賬務處理下,財務工作雖然“有法可依”,但在業務數據量加大,精確度水平要求甚高的情況下,也深受主觀性的影響。難免會違背其設計的財務管理框架,加大其隨意性,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截止和分類,使得財務管理資料在及時性和完整性上都存在不足。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處理就可通過設定更加規范化、系統化流程來制約其財務操作,避免主觀隨意性,從而提升財務資料的整體有效性。除此之外,在財務資料的整理、保管和流通上,傳統的財務資料存在著許多弊端。一是多為紙質版本,在整理過程中十分消耗時間,在保管上對空間需求大,在流通中容易遭受毀損。二是對資料的檢索和提取都缺乏便捷度,特別是對于歷史財務管理資料。由于時間原因,難以快速搜索到,過多的浪費了寶貴的工作時間。最后,在財務信息的傳遞上,傳統財務信息數據難以在時效性上獲取優勢,而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就可以解決此問題。具體方式是通過網絡共享或指定單位傳輸,能使財務管理資料使用者更快的得到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以此做出更及時的決策。所以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對財務管理十分重要,不但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也提升了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
二、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一)部分企業及人員跟不上信息化革新
截至目前為止,還有不少企業對于會計信息化理念的普及存在著滯后性。特別是針對小公司而言,由于領導階層對財務工作不了解,無法發揮其主導作用。由于財務工作者缺乏其獨立性,無法主動推動公司財務管理工作與信息化的接軌。在專業不斷革新和拓展下,有些老財務不愿意或沒有精力去學習和接觸新的賬務處理方式。還有一些新財務,認為小公司不需要利用到廣泛的信息技術,而依然維持著老舊的手工帳,造成會計信息化不夠完善的情況發生。不論大企業還是小公司,都應該順應其時代技術的革新,發揮其深遠的作用。
(二)忽視其信息化內部控制
由于計算機的普及和利用水平的提高,財務管理人員開始放松對內部控制的警惕,過多的把控制職能交由計算機來完成。雖然計算機系統對財務工作流程上有一定的制約和規范,但是也不能完全被依賴。與傳統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不同,在會計信息化處理中,計算機系統間接代替了在某些環節上的內部控制上設計。比如在授權審批中,供應商請求付款時,系統會設計付款條件,即需要上級人員審批。但系統的內部控制也存在相應的漏洞,例如在上級人員的審批中,發生未能有效識別審批責任人的情況發生,增大虛假授權的可能。
(三)軟件及硬件風險
計算機在信息處理和存儲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而多數企業卻沒有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機制。在軟件上,由于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多樣性,其功能會不斷的進行擴充和更新。而企業在選擇某項軟件時,不了解軟件維護工作,甚至購買了盜版軟件,導致發生軟件系統問題但無法獲取技術支持的情況發生。其次在于網絡安全上,也沒有進行相關的預警機制,導致會計信息化數據存在一定的被盜風險。在硬件上,有些企業還提供不穩定的硬件設備,出現無法支撐其會計電算化軟件運行的情況發生。這些都造成會計信息化工作的不利影響。
三、應對策略
(一)提高企業整體意識
在企業領導層面上,首先要充分意識財務管理水平對公司運營的基礎作用。其次,重視信息化技術對財務管理的優化作用,發揮其主導地位,加強會計信息化在企業中的的有效落實。最后,加大對財務專業人員的引流,盡量聘任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財務工作人員。并建立公司培訓機制,以促進在崗財務工作者的再學習。在財務人員層面,也要具備相應的信息化革新意識。通過自我的不斷學習和完善,推陳出新。為進一步迎合市場需求做好準備,以此有效提升財務管理的基礎水平,為企業的發展規劃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完善會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
通在利用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工作流程的規范性,但是面對會計軟件設計的固有局限,還應當盡快發現并彌補其不足。對會計軟件相關環節的完善,健全企業信息化內部控制,以協助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發揮其穩定的基礎作用。例如在日常經營中,首先要規范軟件的信息授權,根據崗位進行合理分配,特別是針對其審批人員要進行嚴格控制。例如在對審批人員的設定中,要明確其登陸密碼的唯一性,以保證審批職能的不可替代性,以防其他人員的隨意使用,制約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行。其次在各個經營環節中,對方單位信息也要盡可能的填制完善。例如在對供應商,客戶等信息上,要精確到責任人和聯系方式,不能因為軟件的便捷化就降低信息的完整程度。最后,在每個系統環節中,特別是針對收付款環節,要加強稽核崗位的工作要求。因為會計軟件系統對收付款的控制較為薄弱,只能通過人為的審查來控制。所以在其稽核崗位上應該獨立發揮其職能,充分與會計軟件相結合。通過以上簡單的環節設計,避免信息化內控漏洞發生的可能,為企業了解經營情況和制定相應發展戰略提供基礎信息。
(三)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
軟硬件設備是支撐會計信息化的主要基礎工程。在軟件上,首先要重視會計應用軟件。不能因為價錢上的低廉而采用盜版軟件,應當在正規的渠道上進行購買,以此獲取更為專業的軟件技術服務和答疑。其次,要重視網絡安全問題,通過安裝相關系統應用來完善網絡安全,預防網絡數據化信息被惡意盜取的可能性,以保護會計信息化數據的完整性。在硬件上,我們應當提供機能正常、穩定的設備,并且要加強日常的設備維護工作和信息備份工作,以此來保障會計信息在硬件設備上的存儲安全。
四、結語
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要依靠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兩個層面的推動,而會計信息化標志著財務管理在形式上的又一革新。在網絡信息技術卓越的背景下,財務人員應當更加積極的面對專業技能的升級和改變,提高會計信息化的運用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企業應積極利用互聯網優勢,跟上時代發展腳步,對財務工作進行優化和革新,重視財務管理的基礎職能,更好的幫助企業進行發展戰略的部署,進一步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作者單位為山西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