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元
【摘 要】小學數學由問題的產生、問題的探究、問題的解決整套流程獲得思維的發散,促使學生能夠逐漸自主思考、舉一反三。傳統教學中數學的解題集中于一點上,教師過于關注書面成績,顯然制約了學生的能力遷移,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育,應在課堂的各個環節滲透多元化的問題認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數學問題,獲得多維的辯證能力,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是學生主體性的積極體現,教師應轉變教學角色,在課堂上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辨,營造輕松的環境展開互動探究,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方法多樣化 研究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的必要環節,小學數學的問題通常與生活息息相關,問題的多元化破解的前提是需要多意圖的設定。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生活習慣,從學生熟知的內容著手,引導學生構建虛擬的想象空間,在無限的暢通思路中,嘗試以其他的想法,提煉出另一層面的中心元素進行問題思考,小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想要實現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教師需要以簡化繁,讓學生透徹地領會數學的形成過程,在數學的獨立問題思考中形成內心的滿足感,逐漸強化探究精神,深入淺出獲得數學的全面能力發展。
一、創設情境空間
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應首當其沖引導學生開啟思考的閥門,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只不過在呆板的課堂上,一些思路被堵塞,教師應對癥下藥地幫助學生疏通思想空間,拓展學生的視野,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惑,一些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內容總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教師可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數學環境里,自由的徜徉,放松精神獲得啟迪。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場景,將數學知識融入進去,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力,并明確解題思路以及目的。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包括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以此為根據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時,在本節課上課之前,教師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百分數,學生有的在衣服的商標上尋找到了百分數,有的在飲料瓶上尋找到了百分數,通過這一過程,能夠加強學生對百分數的理解。完成對百分數的學習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為學生出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經過之前教師創設的情境任務,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能夠主動思考問題,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采用多樣化方法解決問題。
二、結合生活思考
數學知識與生活內容關聯性較強,數學的思維發散必然也要結合生活情境得到啟蒙,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心理訴求,避免導入超乎學生理解范疇的數學問題,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較強、涉及內容較多的數學問題,這樣學生能夠串聯知識,學會貫通重點。例如“加法和減法”內容的教學,教師可應用之前學習到的章節內容 (認識人民幣)在班級內進行超市情景的模擬,通過學生的角色扮演來在體驗購物的過程中訓練加、減法。如教師可以給學生50元去超市買文具,其中本子、鉛筆、書和文具盒的價格分別是5元、1 元、10 元、3 元,接下來教師可使學生自行設計方案,思考怎樣才可以正好花完這50 元錢。對學生而言,該生活化的例子學生是比較熟悉的,當然也很喜歡這樣的購買過程,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無需說的過多,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積極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法。而學生也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設置問題懸念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參與到問題的討論過程,通過設置一些有懸念的問題,令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從而就會積極地來進行思考,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知識點的運用。教師在選擇數學問題的時候,最好利用一些數學經典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思考的時候就想要探究出答案,想要在經典名題的解決過程中證明自己的能力。比如,學習方程的應用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一些比較經典的數學題來讓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兔子和雞的問題,“兔子和雞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數到15個頭和40個腳,然后問兔子和雞到底有多少只”。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結合自己學習的一元一次的方程的知識來進行理解,而當有的同學學習了奧數的內容以后,就會利用二元一次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解決,并且能夠很快得出答案。這樣的過程就是教師通過懸念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運用的。這些數學命題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很快被激發出來,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知識儲備,最終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發散性思維都能夠得到提升。
四、激發參與熱情
在思考的過程中以及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思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也能從相似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此便能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發散性、創新性思維。例如“倍數”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在肖強和吳明的手上分別有3 本書和 4 本書,而現在老師這里一共有20 本書,那么我該怎么分配20本書才能讓肖強手上的書是吳明手上的書的兩倍?”在學生思考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激烈的討論,經過了相互討論之后,就又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師最后針對答案進行總結時,學生就會跟上思維的步伐,進而真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方法的研究對學生發展至關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方式,解決小學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并且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海萍.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3):282-282,283.?
[2]畢麗麗.淺談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的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1):198-198.
[3]張翠琴. 對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4(8):212-212.
[4]董富超.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中方法多樣化的研究與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