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麗
隨著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優化,小學英語教師沿著新課程理念指引的道路,熱情投入,積極實踐改革,小學英語課堂日漸異彩紛呈,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教師不再只靠“一本書、一支筆、一張嘴”。網絡教育正逐步成為二十一世紀先進的教育基礎設施。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實施新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自主進行英語學習,發展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技能,是每一位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師必須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一、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環境的設計
第一,學校有一個完善的現代網絡教育平臺。這個網絡平臺包括多媒體網絡實施環境、學生學習網站,它向學生提供實時通信軟件如qq、msn等。網絡教育平臺應該是師生網絡互動和實現網上教育的主要場所。
第二,學校有一個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庫。要使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更有效,學校就必須建立起一個英語學科網,讓老師和學生能在網站上進行搜索和查找參考資料。
第三,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它要求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
二、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的優點
第一,利用網絡資源,創設多種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英語教學,信息源豐富多彩,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將文本、圖形、圖像、視頻、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有機地組合起來,讓教學更具直觀性,為學生創設大量生活情景,提供輕松、愉快、有趣的練習形式,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
第二,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傳統的閱讀方式比較單調,學生經常提不起興趣,除了作業以外學生在課后基本不再去看書閱讀。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閱讀是“源于教材,廣于教材”,網絡上的閱讀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通過自主閱讀后,學生在課堂上列舉的許多資料,比教師的更詳細、更新穎,令教師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還每周布置學生瀏覽班級網站,完成兩篇閱讀。學生的興趣提高了,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拓展了知識,開闊了視野,為更好地學習英語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這樣,他們更好地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第三,利用網絡資源,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豐富的網絡資源給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給了他們很多展示自己、挑戰自己的機會,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如學習廣州版六年級的Module Three “Famous People”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對外國的著名人物背景、事跡缺乏了解,必然影響整個單元的學習。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外偉人,我設計了一節在電腦室上的英語課,最終讓他們寫出了一篇關于偉人的圖文并茂的文章。
第四,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指定的教學目標約束下,完成教學的過程,學生的自主性被束縛,個性得不到發展。現代教育技術進入英語課堂教學,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網絡技術的交互性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明顯提高,參與機會明顯增多,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獨立思考,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如上六年級“Sport Stars”的鞏固課時,我讓學生通過網絡搜索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資料,下載自己感興趣的資料,然后獨自完成一個幻燈片并向同學們展示。
第五,利用網絡更好地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網絡化教學為學習者創設了一種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學習的良好環境。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從而有利于發揮小組的作用,有利于進行合作學習。這種交互式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對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如在教“My favourite festival”這單元的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四人小組上網搜索有關中西方的節日的資料,并合作完成一個“My favourite festival”的ppt,第二課時通過生動的表演展示ppt。在展演中,我看到的不單單只是ppt一頁一頁的節日文化介紹,更多的是通過網絡和制作ppt后對節日的理解。每個小組通過自己創設的對話情景、圖畫、動作和豐富的表情,向同學們生動地展示了自己喜歡的節日。這一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營成了一個積極、活躍的群體參與氛圍,使每個學生都知道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如何根據教學目標來更有效地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使之為教學服務,還有待我們繼續進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