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拉措
【摘 要】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處于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學生鮮少在英語環境中實現口語的交流,英語的教學模式也慣于墨守成規,照本宣科地導入英語的詞匯、語句、段落,農村的小學英語長期以來處于較為滯后的狀態中,學生難以接觸到拓展的英語知識點,對于英語一知半解,容易走進認知的誤區。一些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過度關注詞匯的死記硬背,而忽視學生的理解與個性化的思維發展,目前仍舊存在諸多亟待化解的教育問題,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根據當地的教育現狀,對癥下藥的規避教育中的不足,提高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 小學英語 教學 問題 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以基礎性的學科地位,應抓住教育變革的契機,打破呆板化的課堂制約,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導入新鮮的元素激趣,基于學生的理解水平填充英語的空白,扭轉學生的被動求知局面,以主動的探求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短時間引領學生步入英語的思維空間中,激發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英語教學中應充分結合現代的觀念,剔除教材中的無趣環節,同時英語的教學形式理應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博覽群書,靈活應用英語詞匯創設情境,優化農村英語教學。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問題
1.教師問題
農村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獲取的資源較少,一板一眼地利用教材授課,甚至一些教師僅通過自身掌握的英語內容,導入英語的詞匯后就不了了之,學校對于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夠重視,始終以書面評判學生的優劣,知識英語學習變成死記硬背的固化模式,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2.學生問題
學生面對較為新鮮的英語內容,先入為主對英語有陌生感與恐懼感,在學習中自信心不強,接觸到的英語內容過于單一,因此學生的表述也較為單調,對英語的興趣不高,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學生的思維受到桎梏,英語課堂上表現的不夠積極,課上的求知欲望不高,課下很少能夠獨立完成英語任務,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循環,累積英語的障礙。
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與對策
1.內容貼近生活
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學的內容能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bber等學習用品是他們平常學習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如實地反映他們的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學生在學過這些英語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各種水果,進行實物教學,對于當時無法找到的水果,則可用圖片代替。而在學習Cat、Dog時可使用繞口令“A cat,a cat,meow,meow,mew. A dog,a dog,wolf,wolf,wolf.”這樣就會使抽象的單詞變得更加直觀,使英語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
2.妙用實物教具
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的內容很少。教師在教學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用實物或實物模型進行直觀教學,而對于“smile、cry、tired、thirsty、 hungry、 hot 、cold、 happy”等單詞,可借助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句型“Wheres my...?”時,采用變魔術的方式,讓學生質疑:鋼筆在哪呢?這一案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與求知欲很快就吸引住他們了,使他們從各自的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出發,迅速投入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很好地理解語言。
3.提供新鮮內容
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他們很好奇,很新鮮。對他們而言,剛學會說話時就會說“bye bye”,現在終于見到了它的真面目,他們能不覺得新鮮嗎?一句面帶笑容的“hello”,孩子們就瞪大好奇的眼睛.農村學生的知識面較窄,平常也沒有機會接觸英語,用平常最容易聽懂、最容易學會的英語導入課程,如用手勢教孩子們理解“hello、ok、yeah”等,讓孩子們找出他們喝的牛奶上的“milk”,吃的薯片上的“chips”,各種衣服上的“made in China”,用的筷子叫“chopsticks”,吃的米飯叫“rice”,看門的小狗叫“dog”,愛吃魚的小貓叫“cat”,讓孩子們覺得英語就在他們身邊,而且簡單易學,從而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4.假設情境空間
布魯納曾經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币虼宋覀儜酁閷W生創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例如在教授“Asking the way”這一內容時,避開傳統的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講解模式,而是利用掛圖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場景,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呢?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后,最后與教材中學生們的方法做比較。在學會技能后,再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非常積極,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還有的“Ask the W.C.”,氣氛非?;钴S,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們不妨進行一番“換位思考”。把學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增強其信心,充分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三、結束語
作為英語教師尤其是農村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江景干.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問題與對策探討[J]. 海外英語,2016(6):12-13.
[2]王永龍.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以無為縣昆山鄉為例[J]. 師資建設,2010(12):33-36.
[3]馮冰清.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29(6):171-173.
[4]李佳佳,曹紅娟. 遼寧省F縣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問題及對策研究[D]. 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