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
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體育課堂合理組織游戲的方式,以此充分發揮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實施的優勢,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的實施,體育教學的地位逐漸提升,通過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應引入游戲教學,并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合理的組織游戲,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進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
1 體育游戲組織的原則
1.1 符合學生年齡特征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年齡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應保證體育游戲符合學生年齡特征,低年級的小學生,身心發展都不夠成熟,就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紀律性較強的游戲,如“一切行動聽指揮”、“請你跟我這樣做”等游戲,高年級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相對較為成熟,就可以選擇技術性和趣味性結合的游戲,如“多人合作跑”、“十字運球接力”等游戲。
1.2 抓住游戲最佳時機
將游戲引入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把握好時機,這樣才能保證游戲的實施效果。一般情況下,運動技能形成分為粗略掌握動作階段、運動節能提升階段以及動力定型階段。對于游戲的運用,應運用到動力定型階段,這是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關鍵階段。例如在學習籃球這項運動時,教師如果在學生未形成規范的技術動作時,就開始實施“雙手胸前傳、接球”比賽,學生只顧著接球,而不注重動作,這樣就不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
1.3 保證游戲實施安全
安全性是游戲實施的重要前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所以在組織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游戲中各環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動作幅度是否會存在引起學生肌肉拉傷的可能性。組織游戲時,如果會涉及到投擲或負重器械,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由于投擲不當造成安全事故。同時還應保證游戲規則的安全性,其規則中要求學生做出的動作,是否會存在安全隱患。另外應注意操作周圍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2 小學體育課堂合理組織游戲措施
2.1 增強游戲的趣味性,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在小學體育開展游戲活動中,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例如在鍛煉學生的腿部力量時,教師為學生分組,組織學生進行“蛙跳接力”比賽,在比賽之前,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一段舒緩或歡快的游戲,并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調動學生身體中各個感官,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蛙跳接力”比賽,小組成員可以自己討論決定接力的次序,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性,對于獲得第一名的小組,教師給予這個小組學生一定的獎勵,以此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2.2 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使得學生注意力集中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地點是在室外或者體育館,而且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所以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集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就應選擇一些適合所有學生參與的游戲,而且在游戲中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例如教師為學生設置“聽號抱團”的游戲,全班學生圍繞一個大圈進行跑步,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學生就按照教師的數字抱作一團,這樣全班同學都可以參與進來,集中學生注意力,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2.3 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一些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因此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游戲活動后,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優缺點,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看到自身的閃光點。在對學生評價過程中,應以鼓勵為主,從游戲態度、游戲紀律等方面進行評價,而不是只以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評價,在游戲中表現的較為突出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合理的組織游戲,在創設游戲時,應保證游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抓住游戲實施的最佳時機,同時還應保證學生的安全性,使得游戲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以此調動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而達到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遼寧省北票市臺吉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