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玲
【摘 要】小學語文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涵蓋的問題面廣,小學生的社會接觸面窄,在語文的學習中,容易受到長篇拖沓的制約,受到死記硬背思維的掣肘。小學語文的啟蒙教學,應突破語文教學的表面局限性,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多元化的問題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在短時間激發出學生潛在的能量,讓學生自由地徜徉在語文的美妙意境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提高 學生 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環境的限制,在呆板的課堂上,難以產生大的發展空間,教師應依托文本內容,延伸同類化知識體系,讓學生以宏觀的角度看待語文,在語文描繪的大千世界中,通過書本獲得新鮮知識的吸收,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思維的強化可使得學生自主進行書籍翻閱,集體共同進步,傳統意義上的照本宣科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師應將語文的思維能力遷移到其他領域,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一、提出開放問題
學生由問而思,由思而懂,所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兩者本身就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對于小學生的啟蒙與理解明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根據教材中涉及的重點環節提出開發性的問題,引發課堂互動,且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自主表述空間,讓學生以天馬行空的思路表述出多維的見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成長。如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一些學生提出:“魯迅送走黃包車夫后,為什么臉上不再有慈祥愉快的表情,突然變得冰冷、嚴肅,最后嘆了一口氣?”對此,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展開討論,有的說:“魯迅想,黃包車夫回家后,家里可能沒有米下鍋,孩子們哭叫。”有的說:“魯迅想到像黃包車夫這樣的人還很多,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還有的說:“想到多數人受苦受難,這是社會問題,舊社會四周都黑洞洞的,人民沒有出路,革命者到處碰壁,魯迅怎能不變得冰冷、嚴肅,甚至嘆氣呢! ”經過同學們的質疑、爭辯,我感到問題已經明晰,于是便對同學們的討論給予了肯定,并做了如下歸納:“同學們爭辯得很好,也爭辯得很對,魯迅看透了舊社會的黑暗,也看清了只有革命才能推翻舊社會,人民才有出路,所以魯迅拿起筆做刀槍,揭露舊社會的反動本質,號召人民起來革命。魯迅也因此成為我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為國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他很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可見,引導學生質疑,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思考來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疑難問題,既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使他們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提高課堂興趣
學生思維能力的拔高需要在興趣的引導下,逐漸領會語文的真知灼見,從而讓跳躍性的思維一直圍繞語文的核心精華,掌握語文的重點難點,教師可繪聲繪色地填充語文活力,吸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唐山大地震》的影片。電影中講述了地震后一個母親和女兒之間三十年的感人故事讓學生感受地震所帶來的破壞,以及地震后家人間經歷了生離死別后的情感。通過觀看這個影片吸引和感動學生,然后讓學生閱讀文章,對比文章和電影中的相似之處,有哪些差異,通過讓學生思考文章主旨,促使學生在情感和思維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突破思維桎梏
學生的思路狹窄,會嚴重阻礙自身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糾正學生思路狹窄,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幻想性、假想性”的命題作文,例如《21世紀的我》、《假如我一位老師》等,幫助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開拓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另外培養觀察力是發展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獲得有關的表象和情節的依據,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豐富畫面的形象和情節,使畫面活起來。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事物,告訴他們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要啟發他們觀察主要的現象與環節,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展開創造性想象,具體合理地想象出與觀察對象有關的內容。
四、展開角色扮演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能說、會演、敢論。要讓學生大膽說,說與課本有關的內容,并找準課文切入點,讓學生有話可說。例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一課的時候,讓小朋友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和兔媽媽,表演一下三者的對話,目的是讓他們理解這段話中的一些詞語。通過表演,學生實現了文本對話,大大增強了語感能力。角色表演打破了一般語文課堂中的沉悶氣氛,讓學生自己揣摩角色,創造性地再現了書本中的人物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同的學生,由于生活閱歷、人生體悟、看問題的思維方式、知識水平等不同,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深度等也會不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并且鼓勵他們盡量表達出來。比如在《狼和鹿》這一課中,可以讓學生討論:到底是狼好還是鹿好,你更喜歡哪個?為什么?這很快引起學生的激烈爭論。爭論的結果依然是見仁見智。課堂上的爭論,有利于學生理清各自的思維過程,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爭論,學生的思想得到碰撞,生發出許多連教師也想不到的東西,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五、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盡力培植學生創新的土壤,播撒思維的種子,在教學中積極誘導學生大膽探索,大膽嘗試,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叢亞忠.應用多維互動的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 內蒙古教育,2015(33).
[2]朱顯菊.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5(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