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冬
不管是專業的武術團隊還是民間的業余武術隊伍,想要培養出優秀的武術運動員,不僅僅要依靠科學的訓練以及培養,對運動員的選材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有人說過,一個好苗子,就贏了一半。以往,對競技武術套路的選材需要教練員的直觀感覺和經驗。然而,這種方法過于主觀草率,不具備科學性,對武術競技的不良影響是長遠的,對優秀武術運動員的選拔也不公平。對我國競技武術運動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一個好的選材就意味著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選材的好壞對競技武術套路的訓練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為了保證競技武術套路的優勢,在選材上必須要加強科學的手段和合理的方法來進行,用專業的方法選擇優秀的運動苗子。選擇武術套路運動員人才,進行科學的方法應該進行科學的人才測試指標。與其他的運動項目相同的是,科學的選材方法都要涉及到很多領域,例如: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
1 武術的發展與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的修訂
2008年我國北京成功的舉辦了規模宏大的奧運會賽事,對我國的傳統武術項目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對經濟武術參與奧運會賽事的腳步又邁進了一步。
2002年,我國體育總局對競技武術套路比賽重新制定了新的規則,對我國競技武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再次修訂新的規則,我國競技武術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更進一步。
修改了比賽規則,過去主裁判采用主觀評分方式,將比分標準進一步量化,細分為A組 - 動作得分的質量,B 組- 練習水平的等級,C組 - 難度動作得分水平三部分;從原來的執行裁判6人到10人,武術比賽朝著更公平,公正,開放,客觀,準確的方向發展。
2 武術套路競賽規則修訂后的運動員選材
2.1身體形態
2.1.1容貌和眼神
武術不僅是一項運動,也是一項高度藝術性的運動。 因此,這也需要運動員的外觀和外貌。 具有風格的男子運動員氣質濃郁,風格優美;女子運動員外表美麗莊重,警惕精神。精,氣,神是選擇傳統武術的要求,尤其是眼睛要集中注意力。靈氣有一個偉大的眼睛,眼睛可以說話,可以聚神,脖子稍長,肩膀溜滑的身體類型,甩動迅速盯著目標,眼睛可以固定。 一般來說,快速反應,精神好; 轉頭姿勢準確的人對自己感覺良好,控制力強。
2.1.2身高
身高是青少年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標準,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多種,主要有環境的因素還有家族基因的影響。在競技武術套路中,要求選手的身材不能夠太高,而且不僅僅局限于身高,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高矮的話,需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來完成動作。但是其完勝各種高難度動作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展現動作的舒展性和美觀性。通常武術運動員選材時,對男子身高的要求為160-170厘米,對女子身高的要求為150-160厘米。
2.1.3服體比例
常規運動員應該與身體成比例,但特別強調下肢和上肢。一般軀干略短,四肢稍長,下肢比軀干長5厘米較好。短腿,形狀步法不美觀;下肢太長的話,雖然身材漂亮,但要完成屈伸,翻動的動作則更加困難,以影響動作的速度和靈巧,動作的平衡性并不穩定。所有的武術都需要上肢長度來更好地體現彈力的優雅和長期的沖擊力。
2.2身體素質
2.2.130米跑
30米跑主要評測的是運動員的反應速度能力,因為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要具備良好的反應速度,以能夠很好的完成武術套路中的起轉騰挪動作,最適合的年齡段中男性12-15歲,女性10-13歲。
2.2.2 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主要看的是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能夠測評運動員的爆發力以及其彈跳能力,如果運動員擁有良好的下肢力量,對運動員的動作完成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進行立定跳遠的時候可以在地毯上進行測試。
2.2.3 右足跳摸高
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的腿部力量時一項特別重要的指標,因為很多的武術套路動作需要很強的彈跳能力支持,以完成高難度動作,而這些動作大多以右腳起跳,所以,測試運動員的右腳跳摸高,能夠很好的測驗出運動員是否具有良好的彈跳能力。
2.2.4 400米跑
這是測試速度耐力的常見指標,武術套路一般要求練習時間1分鐘--1分鐘20秒,需要一定的速度耐力,指標反映心血管系統的發展情況。
2.3專項素質
初選的對象只是在短時間內接觸了武術項目,只有10%的比例。只要形式,功能和質量好,發展潛力很大。比例上升20%?23%到33%?35%,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選擇對象的形態,功能和質量的能力也通過專項。
2.4血型
據調查統計,一級運動員以及精英武術選手A型血的比例為44.45%。因此,A型血更適合武術常規運動。該指標也是材料選擇的重要參數。
2.5心理素質
2.5.1 愛
所謂的“愛”就是對武術的一種熱愛。 愛越深,學習武術套路的動力就越大。對于6?7歲的孩子,生活環境的影響(觀看武術影視等)自發產生興趣感,這種興趣,不是隨意的打拳玩棒,而是通過誘導,可以慎重的模仿一兩個接近標準的舉動,這應該對武術有一個初步的感覺“愛”。 在選手通過了解家長和孩子的模仿動作后,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情況。
2.5.2 勇
所謂的“勇”,表達的是堅韌的意志力。擁有堅韌的意志,關系到武術運動員的武術知識以及情感表達,也能夠構成其整個運動生涯的心理成長。在競技武術套路訓練中,通常要經歷“三關”的考驗,就是鍛煉柔韌度時要度過的痛苦關;在鍛煉彈跳力以及下肢力量時要經歷的疲勞關,以及運動傷病要承受的折磨關。對柔韌度訓練的標準中,通常要求女性的標準為10-11歲,男性的標準是13-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練習柔韌度是最好的。運動員要想能夠通過這三個關卡的考驗,需要能夠克服訓練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必須要有堅韌的意志作出努力。所以“勇”是訓練運動員的首要素質,沒有堅韌的意志去完成“勇”,是不可能成功的。
2.5.3敏
“敏”,每一個武術動作都必須是精神,身體,動作,狀態來表達,是手眼密切配合的具體體現。 因此,靈敏敏捷的品質決定了技術的提高和達到的最高水平。今天的體育場,武俠英雄無處不在,很難看出其他隊員的素質差異,運動員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敏”的表現能力。另外,武術本身的本質要求有較好的適應當時競爭條件的能力,以適應比賽的速度和意外反應。這也決定了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必須具備敏捷,敏捷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
2.5.4 神經類型
了解要選擇的神經的類型,可以通過游戲和其他方法來識別。如果對象屬于興奮,則會對游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行動靈活,反應迅速。如果抑制,你可能對游戲漠不關心,表現緩慢,反應遲鈍。活潑,膽型興奮的一般選擇更適合武術。
一個優秀的競技武術運動員所應該擁有的綜合素質之中,有些部分能夠經過后天的積極訓練來獲得,而有一些則需要擁有良好的天賦,所以運動員的選材情況,決定了一個優秀運動員未來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其能否擁有高水平的競技技能。所以,在進行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選材的時候,要嚴格的遵循科學的選材標準,要通過身高,體型等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標準的兒童少年,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培育出競技武術人才。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