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 曹立昆 蘇朋

將數學層次分析法應用于問題調查過程中,可以依照具體的實際情況完成分層級的劃分,實現了問題的簡化。從而構建數學分析模型完成推導過程。從而發現當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現狀,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
1 數學層次分析法概述
數學層次分析法最初是由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研究學,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所提出的,他在完成:依照各個工業部門對國家的福利貢獻大小,完成針對性的電力分配,這一課題時所提出的此種方法。此種方法主要在應用中,借助系統化理論以及多目標化的綜合評價方法,提出層次化的權重決策分析方法,此種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完成總決策相關元素的目標分解,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了對于定性及定量的分析過程。
2 大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評價系統應用數學層次分析法
2.1評價指標
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數也在不斷的擴增,對于各高校的大學生綜合素養教學,是當前社會發展中實現各大高校教學變革的核心指標。那么對于該種問題的解決,就必然要構建完整且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展開問卷調查翻閱相關文獻資料,以某地區一大學作為本次調查研究對象,構建了B1(道德素質)B2(學習能力)B3(身心健康)B4(創新發展)四個1級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之上又構建了包括了價值觀、人生觀、新知識接受能力、政治態度、心理健康、文藝作品狀況等16個2級指標。
2.2評判矩陣構建
通過依照矩陣的標度擴展構造法,完成判斷矩陣的構造如下:
P=
依照上述矩陣中的p數值向量是(2.016,1.68,1.2,1),規范化向量數值是(0.3418,0.2851,0.2036,0.1696),其中每一個分量就構造了B1、B2、B3、B4。通過發放回收調查問卷,得出了B1、B2、B3、B4的下級指標判斷矩陣如下:
P1= 、p2= 、p3= 、p4=
通過如上矩陣得知 呈現正互反矩陣,之后可以得出p1、p2、p3以及p4的任意兩行是正比例關系,由此得出p1、p2、p3以及p4矩陣是完全一致的正互反關系。
3 計算層次總排列序權數值
3.1模糊綜合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
通過使用數學層次分析法,完成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指標考評中的重要程度完成定量計算,但是無法定量計算得出學生的整體素養。由此借助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進行計算。通過將數學層次分析法結合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法,從而得出哪一個考評指標最為重要的同時,還能全面了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
3.1.1 構建模型評價矩陣
通過針對本次調查中依照相關評價指標完成評價,主要的評語包括:很好、較好、一般、較差。之后依照上述的調查結果可以確定B11、B12、B13、B14的矩陣關系R1:
3.1.2 多層次綜合評價學生綜合素質
通過依照B1的各個子評價準則權重數值,之后得出B1的模糊綜合評價矩陣最終為 。通過根據計算權重結果,由于B2=0.4687,之后依照最大隸屬原則,得出了相應的評價指標中,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水平較好。通過采用相應的方法得出了其他三個準則單層綜合評價。B2、B3、B4、的評價矩陣。由此同樣可以得出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評價最終得出為: 。由此發現該校的大學生綜合素養考評體系中,大學生的其余3個1級考評指標均較好,但是唯有創新發展有待提升。
4 結語
通過將數學層次分析法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得出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的權重數值矩陣,之后計算完成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多層次定量評價。最終發現大學生的創新發展有待進一步的提升,應當依照這一教學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調整。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