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
召開“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專題研討會”要明確兩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為什么要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冰雪運動進校園已經納入到《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點》(教體藝司函〔2018〕5號),而且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為迎接北京冬奧會,教育部重點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在中小學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二是要鼓勵高校組建高水平運動隊。本次會議,要總結之前各地各校開展冰雪運動的做法、經驗,及中國大(中)學生體育協會在全國組織開展冰雪運動比賽的情況,要摸清底數、了解情況,在此基礎上完成今年的重點任務——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和擴大高校高水平冰雪運動隊的建設規模。可以說,這次會議既是準備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也是整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是整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中帶有戰略性的一個重要舉措。
其次要針對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是針對冰雪運動特色校建設,包括場地、經費等;二是針對高校高水平冰雪運動隊建設。這些建議將成為2018年9月之前將要出臺的2個文件的主要內容,文件一是冰雪運動特色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件二是高校高水平冰雪運動隊的建設方案;并且,9月還將要建立第一批冰雪運動特色校。
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兩個背景
背景一: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的重大轉變
冰雪運動進校園首先涉及的就是學校體育指導思想和目標定位的重大轉變,所謂的重大轉變實際指的就是我們將來的學校體育面貌,要發生根本的變化,而這一變化的本質思想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體育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體育思想,體現了中國體育的三個發展目標:
第一個目標:全面提高國民健康素質。中國發展體育事業就是為了提高國民的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國際足聯主席,在會見全國體育戰線先進模范人物;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中,都在強調這個問題,這是中國發展體育事業的第一個目標,也是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思想的延續。
第二個目標: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磨練國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這是體育道德教化層面的價值,和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面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接相關。過去大家對體育的理解,只看到了國家隊爭金奪銀、升國旗奏國歌對我們的愛國熱情的激發,但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這只是在看比賽,其實體育運動本身就能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就能夠磨練國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有了這樣一個基礎,才有中國運動健兒在競技體育中取得優異成績時對愛國熱情的激發。
第三個目標:建設體育強國。建設體育強國的一個核心指標就是競技水平的提高,當然與其相關的還有體育產業的發展。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體育思想,在三個目標中,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中國發展體育事業,從推進戰略上來講,要解決一個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的問題。要提高競技水平,首先要提高普及程度。中國發展足球事業,在提高競技水平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有三大愿景,即參加世界杯、舉辦世界杯、贏得世界杯。這是提高競技水平的表現,那提高普及程度呢?習近平總書記講得非常清楚:“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這就是一個普及程度的問題。而普及程度的提高就意味著讓國民掌握運動技能,并廣泛地開展群眾性的競技體育、競技比賽。沒有競技比賽,第二個目標—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磨練國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根本無法實現。體質健康可以不搞比賽,通過跑步、跳廣場舞就能達到提高健康素質問題。是如果沒有競賽,第二個目標根本無法實現,第三個目標中的提高競技水平也會大打折扣。唯有群眾性的競技運動廣泛地開展,可選的人才不會少。換句話講,我們不是從13億人當中挑選11個足球運動員,而是從13億人中會踢球、適齡的男子中選出11個男子國足隊員,而如果會踢球的就那么幾個人,人口基數再大也沒有用。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提高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在我看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體育思想最核心的三個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個目標,教育系統應該率先去踐行,特別是在推進戰略上,學校體育要真正做到競技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以及競技比賽的廣泛開展。為什么說中國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目標的一個重大轉變體現在這個地方,長期以來,大家對學校體育的認識基本上界定在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上,對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磨練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這兩個方面功能的重要性還沒有認識到,而通過學校直接為中國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作貢獻,也沒有提到這個高度上。而在高校建設高水平運動隊,對應的目標是為了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還沒有把其作為提高中國競技體育水平的舉措,沒有把其納入到奧運計劃中。通過學校體育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磨練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又能打通一條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培養優秀運動員的通道,這就是我說的重大轉變。而重大轉變有一個現成的范本,那就是校園足球,現在推行的校園足球的舉措,建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立完善的校園足球課余訓練體系,建立成熟、穩定的競賽體系,建立高效的保障體系,這都是為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體育的三大體育目標。提高普及程度、提高競技水平,通過這兩個目標的提高來推動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來推動中國競技水平的提高,為中國足球的騰飛奠定人才基礎,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又有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這樣的一個定位,也就是說學校體育的下一步,在教學上必須保證學生學會運動技能,必須保障每一個學生參加運動競賽的權利,又必須打通一條通道,讓那些有特長的、有潛力的學生能夠有一個上升空間,這是提高國民素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背景二:實現體育強國目標的需要
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冰雪運動背負著一個重要的機會。從體育強國的角度來看,競技水平的提高是必須要做到的,我國在夏季奧運會上的成績,起伏較大,但總體上屬于第一集團,但是這些運動項目的結構性問題非常明顯,在一些大家高度關注、社會普及程度相對較高的項目上,其實乏善可陳,所以夏季項目需要去加大突破。而冬季項目的差距就更大了。實現體育強國目標,在冰雪項目方面,我們應該擁有應有的機會,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而冬季項目的崛起、不斷提高,將會給中國的體育事業帶來質的飛躍,對中國學校體育的面貌也會有一個極大的提高。
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五項任務
一是,普及與提高。冰雪運動進校園要同時布局普及與提高。不是說先普及再提高,而是要同時布局。同時布局普及與提高的含義就是中小學的特色校建設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要同步推進,而且高校的高水平建設要適度超前。也就是說,要以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為龍頭,來加大或者加強對中小學冰雪運動特色校的牽引力。沒有這個牽引力,中小學冰雪運動特色校建設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發展冰雪運動要有較大的經費支持,但是,即使我們這方面的經費一分錢也拿不到,只要把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起來,這項運動就會發展起來。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盡快制訂出特色校的標準和相關的扶持政策,要制訂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規劃,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建立100所,但是一定要制訂規劃,3年規劃我們要達到多少所學校、多少支隊伍,包括具體的項目。2018年平昌冬奧會有7個大項、102個小項,是大項都做,還是小項都做,我們需要量力而為、因地制宜;需要認真研究,而且這個研究必須和國家冰雪運動的整體布局一致。
二是,試點推進。在一些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我們就把它們拉入到“體育、藝術2+1項目”的框架中去,例如,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個省份,過去我們沒有主張冰雪運動進校園,其實在東北早就進校園了,他們是順其自然發展起來的,對此我們要加大推進力度;而在一些需要創造條件的地區,要因地制宜,根據現在的發展情況,創造條件地開展。
三是,形成體系。這是最艱巨的任務,和校園足球一樣要建立四大體系。其中教育體系、訓練體系、競賽體系是冰雪運動進校園的主營業務;第四個體系是保障體系。我們需要解放思想,第一要與冰雪產業的發展有效結合,第二要與國家冰雪運動的整體規劃相結合,第三要廣泛地吸收、接納和融合社會的資源,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不能指望由國家財政來支付全部經費。對此,在制訂相關政策時,就需要教育部門和財政、體育部門一起協商,到底能給什么、允許給什么,因為這不僅僅涉及場地和師資的問題,還有一個競賽的問題,包括競賽的組織、市場營銷,包括一系列的活動,都要以改革的思路對待。國家能夠給予一定的扶持資金最好,我們也會去爭取,但是如果沒有,就需要各地區自己創造性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是,支持。冰雪運動進校園,在哪些方面能給予支持,這是下一步需要重點研討的內容。今天參會的有大、中、小學,還有體育院校,還有各區、市的同志,大家坐下來仔細地研究冰雪運動特色校建設,在哪些方面需要支持,這樣在爭取資源和政策時,可以有的放矢,甚至有一些我們需要逐步地去解決,尤其是在支持的內容和力度上,可能需要個別地去研討。
五是,形成新的機制。新機制在文件中怎么體現,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我們現在要舉行比賽,是禁止還是不鼓勵?是否能打破小學生不能跨市、初中生不能跨省比賽的現狀?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讓學校體育創新地去解決場地、師資、經費等問題,可能也需要一個機制。就如北京市的一所學校就是租用商場的滑冰場,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際上將來這樣的做法會越來越多,如果能將校內資源、社會資源,包括其他政府資源和真正的市場資源都統合起來,就是新的機制。對此,社會各界都開始在嘗試、積攢經驗,包括政府和社會、學校和社會、政府部門之間怎么去配合、支持,去發揮各自的優勢,從國家體育總局的角度來講,他們首先要解決就是怎么能將優秀的人才聚集起來,能夠在下一屆的奧運會中去爭光,這是部門的主要任務,他們當然要去完成。對于我們來講也是,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更寬一點,在組織上可能關注的更多一些,要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這是我們首先要達到的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怎樣進一步系統地謀劃和提升其競技水平,這是另外一個問題,需要同時考慮。這樣的新體制,可能在我們的文件里面就顯得全面一些,起碼是具有指導性的設計,這項工作才能有序地推進。
(注:本文系根據錄音整理,題目為編者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