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熳
加強線損管理審計,查找并解決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點,是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控制風險和促進增收節支、挽回企業損失的一劑良藥。
一、線損管理提升審計實踐背景及目的
線損管理作為提升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電力營銷基礎管理工作的龍頭,更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線損管理工作越到位、越精細、線損合格率越高,說明我們的營配基礎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越高,抄表管理和客戶端用電的問題處理越到位,企業損失越少。我局開展的線損管理提升審計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以“抓領先、補短板、強基礎”為工作方法,以審計創新為動力,以提升審計質量為核心,推進線損管理提升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線損管理提升審計重點和主要內容
線損管理提升審計重點應關注流程完善情況,目前線損管理過程中的指標統計、分析及異常處理流程規范情況,檢查線損閉環管理、責任考核機制,檢查降低線損率及“兩個異常”率情況。
(一)檢查線損指標考核完成情況
1.相關線損指標完善情況。檢查我局有關綜合線損率、同期線損率、10kV線路線損異常率、臺區線損異常率、線損異常處理完成率、供電所綜合線損率、供電所線損異常及時整改率的指標體系建設完善情況。
2.檢查高損線路和臺區整治情況。市場營銷部全面梳理的我局2017年因抄核收、計量、檔案、信息系統、竊電行為引起的高損線路、臺區的治理工作,共計需要治理的高損線路45條、高損臺區1002個。重點檢查梳理高損線路、臺區的具體情況以及整治情況,檢查其原因分析(管理原因、技術原因)及整改措施的合理性。
3.檢查抄核收管理工作。重點檢查由于電費抄核收人為因素造成的線損偏差情況。檢查抄表周期情況,是否嚴格按照抄表例日抄表,盡量消除因抄表時間差造成的線損偏差;是否定期輪換抄表區域,是否存在估抄、代抄、漏抄等人為因素造成的電量損失。重點抽查高損臺區、線路的抄核收管理工作。
(二)檢查線損管理提升機制
1.檢查降損協同工作機制管理情況。檢查各單位每月編制的報告(《線損“兩個異常”精細化分析專報》),是否重點針對線路線損率超5%的高損線路、臺區線損率超10%的高損臺區進行分析,明確分析高損原因,制定解決措施及工作計劃,并提交市場部。對線損異常處理是否制定了明確的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是否落實、整改效果是否明顯(尤其是高損線路、臺區)。
2.檢查稽查工作的開展情況。檢查營銷稽查中心是否發揮線損異常分析及線損管理工作的稽查作用,是否根據實際情況對區縣局、供電所等負責開展的線損異常處理情況進行監控、稽查(包括抄核收管理、基礎檔案管理、用檢管理、計量管理、生產運行、技術線損、其他原因等),營銷稽查中心對線損異常處理是否制定了明確的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是否落實、整改效果是否明顯(尤其是高損線路、臺區),是否定期通報線損稽查工作開展情況等。
3.檢查政企聯動工作情況。檢查線損率居高不下的區縣局,是否建立健全政企聯動機制,是否梳理其供電轄區內部分政府相關機構、部門和其宿舍等高損臺區清單,對竊電現象較為嚴重,且屢禁不止的行為是否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并爭取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從而挽回因竊電原因損失的經營效益,是否完成臺區精準降損考核指標。
4.檢查線損“兩個比對”及“四分”管理的精準降損機制開展情況。
(1)檢查線損分區、分壓、分線、分臺區數據分析情況。核實是否每月對線損異常精確比對、對公變客戶線損開展趨勢分析,區縣局是否注重分壓線損管理,上報數據是否準確。
(2)檢查是否通過線損異常分析及時發現抄表、計量、用檢、客戶檔案管理等營銷基礎業務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
(3)檢查分線、分臺區線損異常率的考核執行力度,是否將責任逐級傳遞,考核是否分解到班組和個人,是否完善分線、分臺區線損“兩個比對”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實現報表統計、異常篩選和分析處理閉環管理。
(4)檢查線損理論計算是否準確,是否確定合理的線損理論目標值。是否將經過異常分析和處理,排除管理線損后線損率仍超標的線路和臺區,上報技術改造部門進行改造。
5.檢查內部員工用電情況。核實是否規范內部員工用電,是否每年按月公布內部員工用電情況,對近親開辦生產經營單位的,是否做好監管,是否存在“關系電”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不定期抽查內部員工用電情況。
6.檢查線損指標定期統計、分析、上報機制。檢查各單位是否在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線損各項報表的統計、分析等情況上報工作。
7.檢查線損績效考核及問責機制管理情況。
(1)檢查各區縣局是否制定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績效考核制度,加大線損管理指標考核權重。是否把線路、臺區管理、線損指標落實責任到人并納入績效考核(明確線損管理人員、抄表班及相關人員績效中增加綜合線損率、線路異常率、臺區異常率等指標的考核),并按相關規定嚴格落實考核。
(2)檢查線損管理“說清楚”機制管理情況。檢查縣區供電局、供電所對2017年納入治理的高損線路、臺區未完成高損線路、臺區精準降損任務的,是否精確分析原因,是否嚴格執行了“說清楚”機制。
(3)檢查獎懲機制執行情況。檢查區縣局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對于在線損管理、反竊電專項行動中實施獎懲機制的實際執行情況。
(三)線損管理提升技術手段
1.線損基礎檔案管理情況。依據新電力營銷系統,重點檢查高線損線路、臺區用戶的基礎檔案的準確性,營配數據的一致性,集中整改“線變”、“戶變”關系,確保系統分線、分臺區線損統計準確無誤。
2.深化營銷系統、計量自動化系統應用情況。檢查是否發揮新營銷信息全面、應用廣泛、數據準確的優勢,固化管理線損工作流程執行情況,是否實現分線、分臺區線損統計、分析、控制的全面常態化管理。
檢查新計量自動化系統的實用化應用情況,是否開展專線、專變和低壓臺區重點客戶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現場檢查工作。
3.推廣低壓集抄、做好設備運維。檢查推廣低壓集抄情況,是否實現監控低壓集抄在線率及售電量自動抄表率等指標。
(四)檢查對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的降損跟蹤情況
一是實現任務的下達。檢查通過系統向各單位下發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清單,各單位是否制定降損計劃,并確認當年降損任務。二是實現高損分析。每月可在系統中生成當月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清單,各單位是否對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進行原因分析,制定處理措施。三是實現高損跟蹤。核實是否每月對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的降損任務完成情況、線損率下降情況,所有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的數量、占比情況進行統計,跟蹤降損效果。
三、線損管理提升審計的工作亮點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線損管理提升審計工作提供有力保證
首先從審計的認識高度和指導思想上,確立了線損管理提升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按照《2017年潮州供電局線損管理提升工作方案》部署,強化線損管理提升的監督力度;其次領導重視線損管理提升審計結果,重要問題召開工作會議集體討論審計結果,共同研究處理意見,并強調審計意見的落實和相關整改措施的到位,增強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注重協調配合,增強線損管理提升審計工作整體合力
我局建立健全部門磋商協調運行機制,與市場部、各區局監察、市場等部門加強協作,真抓實干,穩扎穩打,充分發揮線損管理審計工作整體合力。各單位和部門根據工作計劃,檢查任務執行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溝通,確保審計工作順利完成。
(三)突出審計重點,緊扣降損增效提升管理審計目標
當前線損管理的核心問題是線損統計指標失真和線損異常分析得不到具體落實。表現在:一是電量統計不真實、有效;二是基層供電單位的線損"四分"考核體系不完善,特別是基層供電所臺區線損考核不真實的情況還有待改善;三是線損分析制度執行不力,存在流于形式情況;四是企業降損措施不合理、不具體,也得不到落實。本次審計結合我局實際,突出對線損管理提升工作過程中管理情況的審計監督,審查線損管理提升工作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有效性,分析目前線損管理機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審計組緊扣降損增效提升管理中心目標,根據統計的高損線路45條、高損臺區1002個進行重點抽查,梳理高損線路、臺區的具體情況以及整治情況,檢查其原因分析(管理原因、技術原因)及整改措施的合理性,促進線損管理提升工作的完善,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四)創新方式方法,提高線損管理提升審計工作審計質量
審計組充分利用營銷管理信息系統,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開展運用內控評審制度為基礎的審計,對了解到的高線損線路、臺區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采取輻射式工作方法,全方位多渠道搞好審計工作。采取包括全面梳理高線損線路及臺區并重新計算線損,以及進行理論與實際線損、同期線損、先進線損水平等比較分析、現場檢查高損線路和臺區的線變關系及變戶關系,變壓器型號、容量、變比等措施,加大線損管理審計的深度。針對各區局高線損“病癥”開展“倒查”工作,全面“體檢”其從辦理受電開始的各項業務,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如某一供電線路線損異常,其異常是由于某幾個客戶電量異常造成,審計人員就從營銷受電業務一開始的業擴辦理、計量管理、抄表核算管理、用電檢查、電費收取,到后來的電費資金安全、票據管理、會計核算,甚至設備的運行維護、大修技改等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一條線”閉環地全面開展檢查。由此做到審計抽樣有的放矢,還能全面地檢查審計對象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深入挖掘管理風險,提高審計效益,發揮線損管理審計綱舉目張、提綱挈領的作用。
通過本次審計,審計組共發現線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6個,其中:線損指標考核完成情況方面6個、線損管理提升機制方面3個、線損管理提升技術手段方面4個、高損線路和高損臺區的降損跟蹤情況3個,提出管理建議16條,由此將促進我局線損管理提升工作的完善,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五)樹立服務意識,加大促進審計成果轉化利用
有針對性地對整改措施不到位、長期存在高損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審計成果轉化為服務我局領導決策的信息,從而在更高層次發揮審計的作用,實現我局提升線損管理的目的。強調審計整改的同時將加大后續審計的力度,將組織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檢查,全面落實審計意見或決定,以形成一個有問題要改、有問題要找原因、有問題要有改進措施的一個良性循環,使線損管理審計的審計成果落到實處,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作者單位為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潮州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