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媛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使小學班主任工作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能夠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對從有效溝通的本質內涵,小學班主任有效溝通的方法和策略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
一、有效溝通的本質內涵
(一)換位思考
班主任做好班級的管理者,學生的引導者,就需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走進學生們內心,想學生所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成為朋友,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理解,并能夠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
(二)耐心傾聽
在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是說話的時候,不能夠隨意打斷學生,班主任應該耐心傾聽,這是和學生有效溝通的前提。只有耐心傾聽并加以有效引導,才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使溝通具有有效性。
(三)無聲溝通方法
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生會對班主任無意中表現出來的某一細節格外重視,所以,恰當的肢體語言在師生溝通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溝通對象有預期反應
對于小學班主任溝通來說,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果,從而讓溝通對象能夠產生預期反應,若達不到這一效果,就不能稱之為有效溝通。所以,要想使溝通變得有效取得預期效果,就應該多次多方溝通。
二、小學班主任有效溝通的方法和策略
(一)構建平等信任的溝通氛圍
社會在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小學生見多識廣,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始終堅持自己是對的,根本聽不進去老師或者是家長的勸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若是班主任用命令的口吻來讓小學生服從管理,會適得其反。因此班主任在和和學生溝通的時候,應該尊重學生,放下班主任姿態,和學生成為朋友,用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流溝通,不能用過激的言辭刺激學生。一旦溝通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偏激的思維想法,班主任也不能直接給予否定或者是進行批評,應該用溫和的語言加強引導,闡述自己的看法,并詢問學生,溝通平等信任的溝通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和班主任吐露心聲。
(二)善于用真誠打開學生心扉
對于班主任來說,只有用真誠的態度和學生溝通,才能學生卸下心中的包袱,從而能夠讓學生說出自己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在和小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真誠是非常關鍵的。班主任不能夠片面的認為小學生是沒有任何隱私的,以致于對學生的隱私不尊重,將學生私底下的談話等內容進行公開,一旦這樣,學生就永遠不會對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班主任也不能夠獲取學生最真實的想法和認識。如,某班主任在教學中遇到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單親家庭長大,她對父愛或者是母愛非常渴望,由于父母之間關系不好,她不敢和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渴望,這就導致她在學生整天心事重重,失去了小孩子應有的天真和快樂,當班主任了解到小學這一狀況之后,和學生進行談話,通過關心的華語,溫暖的問候,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暖,緩解了學生的情緒,在征求到學生自己的意見之后,和其父母取得聯系,將孩子最真實的想法傳達給父母,并耐心講述單親家庭給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經過談話之后,該孩子的母親會經常讓孩子和父親見面,至此以后從孩子的臉上又重新看到了笑容。
(三)構建現代網絡溝通平臺
現在,大部分小學生的家長一般都是“80后”,十分年輕,為了能夠給予孩子更加富足的生活,大多都在外工作。受到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并不能經常到學校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很多的父母都將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撫養,而爺爺奶奶們思想都比較傳統,難以和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
為了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班主任可以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等和隨時隨地的和學生父母構建有效溝通平臺,利用空間、朋友圈等上傳各種班級活動,照片、視頻等讓學生父母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的個人問題,班主任可以利用相關平臺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從而達成思想共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取得家長信任,因材施教,在時間溝通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與愛護。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需要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這是班級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班主任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責任感,通過構建平等信任的溝通氛圍,善于用真誠打開學生心扉,構建現代網絡溝通平臺等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
(作者單位:瓊海市長坡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