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汶 賈年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社會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其個性、思想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文章主要闡述了基于團學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創新民辦高校團學工作的舉措,旨在提高團學工作質量,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新形勢下,高校應堅持探索全員育人機制,擔負立德樹人使命,把加強思想建設作為團學工作的首要目標,為團學工作指明方向。民辦高校的教育教學對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民辦高校要不斷創新自身的團學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一、加強骨干力量培養、充分發揮團學干部的榜樣帶頭作用
學校要積極培養團學干部以及入黨知識分子,擴大自身的骨干力量,充分發揮團學干部的榜樣帶頭作用。民辦高校由于自身的辦學條件,其學生黨員數量比較少,然而,團學干部以及入黨積極分子作為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優秀代表,其對學校其他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言行舉止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學校要通過科學理論來武裝學生的頭腦,綜合專業文化知識、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等,積極評選“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等先進稱號,為學校的學生樹立先進典型。一個優秀的團學干部,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不容小覷,因此,學校要大力扶持校學生會、先進社團等優秀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團學干部的組織凝聚力,以小帶大。重視黨員發展工作,把更多優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早期培養,引導其端正思想、嚴于律己。通過這些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的提高周邊同學的思想道德素養,實現學校育人的目標。
二、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全校師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是黨對青年的殷切期盼,民辦高校的團學工作要著眼于提高全校師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復興培養品學兼優的優質人才。學校要充分發揮團學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聯合學校團委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依托團學干部、廣大團員青年以及學校黨員等為傳播橋梁,通過主題班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傳承、自強不息)、社團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比如說我的中國夢演講、舍歌比賽、校園籃球大賽等,為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強化同學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中國夢而努力的堅定理想。充分發揮共青團實踐教學育人的價值,積極開展三下鄉、走進社區等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學校與地方的聯系,盡力實現社會實踐與學校專業學習、社會志愿服務、勤工儉學以及創新創業的有效融合。
三、加強青年志愿服務建設、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
近幾年來,高校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教育部倡導各高校團學單位要積極組織大學生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當前,公辦高等院校的青年志愿服務建設以逐步開展,團委領導的“青年志愿者協會”、學生會下設部門“青年志愿服務部”等都在積極開展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與地方保持著密切聯系。民辦高校要加強自身的青年志愿者服務建設,充分發揮團學組織的帶頭作用,引導大學生“走進來”、“走出去”,例如大學生獻血活動、衣加衣活動、社區服務活動等。除此之外,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有益活動,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以及身體素質,旨在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科學修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儲備人才。
四、有效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團學組織的服務作用
在新的社會環境以及教育發展形勢下,學校教學越來越注重人文教育,民辦高校在創新自身的團學工作時要有效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團學組織的日常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學校資助工作、就業指導工作、評獎評優工作。加強對新生入學教育以及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宣傳組織力量,幫助新生更快的融入到大學校園生活中;加強與社會企事業單位的聯系,為畢業生舉辦各種形式的招聘會以及經驗交流會,為本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可能。團學工作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主體,把促進本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團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綜上所述,當前的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相互發展、多元思潮相互碰撞的時代,新媒體的發展改變了社會的傳播方式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高校的大學生通過網絡媒介接受到多元思想的沖擊,怎樣幫助大學生提高辨別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當前民辦高校團學工作的重點,需要學校、教職工與學生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