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東
自2003年普通高中進入課程改革以來,高中體育選項教學便開始在濰坊市的各個高中學校進行開展,筆者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2017年底《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頒布,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成為學校體育的熱點話題,一線教師有必要對選項教學進行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索。
一、對選項教學目標的再思考
自2004年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全面實施以來,學校體育主要任務是扭轉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體育過度競技化,忽視學生情感體驗與興趣愛好培養的不良趨勢,主張讓學生按照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讓學校能按照女生的性別特點有針對性的增加健美操等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面貌,隨之而來的各種調研報告也驗證了這項改革的正確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選項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常態化的工作,按照學生興趣選擇項目的新鮮感漸漸褪去,教學目標逐步轉向為核心素養的落實。此時此刻,重新思考選項教學的目標定位,應該清楚地看到“興趣”“性別”這些表象的背后是“運動能力”的培養,看到“從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精、培養運動專長以及追求卓越的角度出發,學生可以選擇某一運動項目(如足球)持續學練三年”這是《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指向。它是對體育項目深層次“樂趣”的挖掘,是對學生“運動能力”的高度關注。運動能力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是顯現在表面的、容易量化的,是“健康行為”的培養液,是“體育品德”成長的沃土。選項教學是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對其目標指向的再定位、再思考是厘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走向的關鍵所在。
二、對選項教學方式的再思考
2003年版的課程標準頒布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逐漸被部分一線教師所認可,但是這種學習的方式并沒有被所有教師接受。在選項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把學生看作被動接受的容器去灌輸,對技術動作還是機械的訓練,“單一技術”的教學課較為普遍。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面向的是全體普通學生,而不是學校運動隊的體育特長生,也不是各個項目社團的球迷、愛好者。其實,學生選修運動項目的目的很明確,第一是玩,第二是健身,第三是掌握體育技能。因此,教學中首要是讓學生能從項目課上獲得樂趣,而不是“技術”學得多么準確。因此,高中選項教學中需要從“教學”向“學習”轉變,在關注如何教會基本技術、動作基本規范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的發揮,把“學習效果”的評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學定教、以學促教。
三、對選項教學課堂質量與評價標準的再思考
在高中體育選項課教學中,教學質量高低的標準是什么?各個項目的技術教學中初步掌握、基本掌握、掌握的標準是什么?毛振明教授曾經以游泳項目為例:能游25米是“勉強算掌握”;能游50米是“基本掌握”;能游100米就是“掌握”,能游200米是“很好的掌握”。參照該思路,一線教師可以制訂各個項目的技術“掌握”標準,如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掌握”標準:對空連續墊球10個是“勉強算掌握”,對空連續墊球30個是“基本掌握”,對墻連續墊球30個就是“掌握”,兩人相距3~5m面對面連續墊球30個是“很好的掌握”。這樣的標準是高還是低?其他技術的標準是什么?一線教師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因地、因校、因人制宜制訂的選項教學的標準,是提高選項教學實效性的基本保障。
四、選項教學中技術教學順序的再思考
球類項目的技術復雜,各項技術教學的先后順序值得思考。如,在以往的排球教學中,都是從準備姿勢、移動、墊球、傳球等順次進行,等到熟練掌握基本動作以后再學習發球、扣球、攔網,教學比賽則安排在最后一個環節。按照該順序進行教學,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排球的興趣??矍蚣夹g是排球教學板塊中重要的技術之一,扣球技術的關鍵是揮臂動作和揮臂速度,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才能達到一定水平。因此,在排球教學的開始階段,就有意識的進行揮臂練習,如羽毛球擲遠游戲、扣固定球的練習,并且在每節課上都拿出一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后,揮臂速度、全身的協調用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此時再進行排球扣球教學才會讓教師教得順利,學生學得輕松。按照此順序進行教學,學生不僅墊球、傳球技術得到熟練掌握,扣球技術也可以得到整體提高,從而讓有攻防對抗的教學比賽順利地進入選項課堂,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真正的發展。
五、選項課中“單一技術”教學的再思考
“單一技術”能否單獨學、單獨練,如何避免單一技術教學、練習中的單調、枯燥,如何在技術教學中激發、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是選項課中的重要課題。圍繞“運用”教技術,在運用中感知樂趣。如,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是一個“單一技術”,它需要單獨教、單獨練,但是只有把它與快攻、傳切戰術等融合在一起,通過雙手胸前傳出平快球、反彈球等不同效果的球,才能使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實用性得到發揮,才能使學生懂得單一技術的前后關聯,才能提高學練的積極性。
圍繞“能力”創比賽,在比賽中提高能力。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是籃球的核心技術之一,根據選項教學的不同階段、學生技術掌握的不同層級,舉行不同距離的定點罰籃比賽,可以是一對一的比賽,可以是小組對小組的比賽,還可以是自己與自己的比賽。
六、選項教學中學生體能發展的再思考
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連續多年持續下滑,選項教學中體能發展的手段、方式是否合理,值得深思?!镀胀ǜ咧畜w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稿)》將“體能”列為了必選必修模塊,這是對體能的重視,也是遏制學生體質下滑的有效手段。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理論的提出與實踐,極大地豐富了體能教學的手段、方式方法,使過去枯燥的體能訓練變得有樂趣。
在選項教學中,一線教師需要將技術教學、技能培養與體能發展有機的融合,并通過單一技術學練時的多次重復練習來發展多種體能素質,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如,籃球跳投打籃板接力,學生連續的多次練習能有效地提高個人的彈跳力、協調性及核心力量;小組間的連續接力,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同時,在選項教學中,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的合理設計是發展學生體能、技能的根本保障,季瀏教授所提出的“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中的“三有課堂”是提高選項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舉措。
總之,選項教學從創新型的教學方式到常態化的工作,教師們從新奇到習以為常,從全校性的整體架構到一節一節具體實踐課的落實,選項教學逐漸走入“實效”提升的階段,就像“積木”搭建的各種建筑,結實程度的核心是每一塊積木的強度。教師每一節平平常常的選項教學課都能成為一塊塊結實的積木,壘砌起學生們健康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