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燕
本文就事業單位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做淺易論述,通過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對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進行優化,提高人事檔案管理水平,推動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優秀人才的流失時有發生,如何留住人才,推動事業單位發展,就需要有一個健全的人事檔案管理機制,這時候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就突顯其優勢,通過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不僅實現事業單位人事檔案資源共享,更大大提高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目前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機制不健全
一般事業單位都沒有專門的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基本都是由辦公室的人員兼職管理,這就造成人事檔案管理方式和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力資源的流進流出也日漸頻繁,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機制就需配套優化。為適應事業單位的發展,負責人事的工作人員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去收集、整理新進人員的檔案資料,供單位領導參考。但事實上單位對于人事資料的收集和真實性并沒有重視,在人事檔案資料的收集過程中也沒有和其他相關部門做配合,以至于人事檔案資料不全面,內容缺失,進而影響人事檔案質量和相應的管理質量。
(二)管理不先進
由于大部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都是兼職,造成該崗位流動性較大,從事兼職人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人事檔案管理的要求、收集、裝訂、歸檔等也沒有經驗,對應該入檔的人事檔案更沒有完整的認識體系,每次人事檔案移交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旦單位需要查取工作人員人事信息時就需要檢索、查閱大量人事檔案資料,這種翻箱倒柜似的傳統方式大大降低了人事檔案資料的利用率,阻礙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
(三)人員不專業
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與事業單位的其他各項工作相比,工作量較少,且短時間內不能有效突顯工作業績,這就導致從事人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對該工作的不重視,認為只是對人事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歸檔,只要不丟失、不泄密,能滿足單位查檔、調閱就行。還有因為不專業,對突發事件的發生不能及時處理,例如檔案遭竊、火災等緊急事件,從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無法對損毀檔案資料及時查驗,找出人事檔案的缺失部分,導致人事資料的不完整,進而對個人和單位造成影響。正是由于管理人事檔案工作的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缺乏專業和熱情,導致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發展。
二、事業單位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必要性
(一)健全機制,完善人事檔案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事業單位用人由“終身制”向聘用制過渡,人才流動相應頻繁,就需要一個健全的人才檔案管理機制。事業單位要加強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首先要從領導層開始,可以根據單位大小建立獨立人事部門或專職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出臺相應的人事檔案管理機制,明確人事檔案管理條例,要求各部門積極配合人事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在收集、整理人事資料時應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不斷完善單位的人事檔案。
(二)信息化管理,提高利用率
傳統人事檔案的管理工作普遍都是手工整理,入冊歸檔,單位查找翻閱人事檔案工作繁瑣,及時性差,檔案利用率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辦公自動化的普及,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將人事檔案管理內容與技術手段相結合,比如將單位所有人員的人事檔案原件全部掃描存入電腦,在職人員按人員崗位、職務和職稱,退休人員按退休時間等信息錄入、保存、歸類處理,大大減少了對人事檔案原件的查閱時間,提高了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加強培訓,提升管理水平
之前提過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大多都不是專業的,所以單位首先應加強對人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檔案業務培訓,提高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其次要對人事管理人員進行計算機操作培訓,加強辦公自動化的學習,更好的適應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最后,因為有了電子備份,如遇火災、被竊時,就不怕資料查找不完整了。但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后也容易被網絡黑客和不法分子惡意攻擊,所以單位還是要不斷完善網絡信息,構建安全防護網。
三、結語
人事檔案是一個單位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單位工作人員調動的重要依據,各個單位通過人事檔案查閱,可以及時了解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思想動態,并可根據其德能勤績對其作出的合理的崗位調整,從而推動單位良性發展。所以信息化建設人事檔案不僅是單位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在大數據環境下,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后,通過人事信息資源共享,不僅提高了人事檔案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豐富其內容,更促進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健康穩定的發展。(作者單位為鹽城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