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紅霞
【摘 要】在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的背景下,新課程改革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下,廣大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上要進行徹底轉變,引導學生更為積極的高效學習。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人文思想積淀,培養文化素養,教師要在新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新理念進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歷史 新理念
歷史在初中教育課堂體系中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但是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初中生雖然喜歡談論和研究歷史,但對于歷史課堂卻缺乏興趣,在課堂上參與度很低。針對這一現象的出現,教師要多從自身的教學上找問題,在當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及時的開展教學理念方面的革新,通過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的一些變化
1.現代性
新課程改革之中,更加注重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現代化的思維能力和價值觀念。在這種要求下,歷史教學應更加重視對于基礎知識的傳授,通過知識點與實際聯系設置和構建歷史課程的體系。新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更注重通過課堂活動或課堂探究,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人文思想的培養和提升,進而強化專業知識以及綜合能力。
2.綜合性
在新課改中,要求加強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現實社會的聯系性,這樣能夠提高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在課堂講述前,都要進行一個導入來鋪墊,如分析社會熱點或者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這樣能夠降低學生的陌生感以及在學習時的難度,同時也體現出歷史知識的綜合性,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靈活運用知識都具有積極作用[1]。
二、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新理念
1.深入把握教材,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
以前的歷史教材為了適應考試,歷史知識點比較分散和片面,對于歷史的進程,主要闡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以及物質資料等晦澀、抽象的知識點,使學生逐漸失去了興趣。新版歷史教材進行了改變,這就需要教師對于教材進行系統的分析和了解,結合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合理的教學方式,并且應該培養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情感注入,這樣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2]。例如在學習《“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這一部分時,教師不應該講解引起文化大革命的細節,比如思想方向偏離這些抽象性的原因,而應該就對國家造成的傷害進行拓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并帶入一定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體會和感受那段歷史,從而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這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2.優化教學內容,借助信息設備輔助教學
傳統的教學是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的順序來進行學習,地域是從中國自身的歷史進程到外國的相關歷史進程,這樣就可能造成教材內容對于我國的學習比較多,但是更加注重的是從某件歷史事件或者知識中反映出來的歷史理念,如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意義等。這些歷史理念晦澀難懂,對于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提不起學習歷史的興趣,造成歷史課堂效率偏低。在新理念的歷史教學中,需要對歷史的教材內容進行板塊的編輯,這樣就能夠便于學生理解。在信息時代的發展下,借助一些信息設備對歷史教學進行輔助,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偉大的抗日戰爭》內容時,如果僅憑借教師對一些故事的描述,所展現的情境不夠詳細和直觀。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比如《松花江上》《南京!南京!》《長沙保衛戰》《八路軍》等等,使學生能夠了解在當時的危急背景下,中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勝利的。這樣,通過還原當時的情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對于這些場景的記憶會比較深刻,同時也能理解和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這樣就達到了學習歷史的目的。
3.注重語氣語調的鋪墊,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
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讓他們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增強情感意識和道德品質。語言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語氣語調的變化,為學生鋪墊情感基調,促進思想的不斷升華[3]。比如在講解八國聯軍侵華、南京大屠殺、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等內容的時候,就應該語調低沉、悲痛,而在講解漢唐歷史、抗日大反攻、原子彈爆炸成功等事跡的時候,就應該慷慨激昂的描述,讓學生產生不一樣的情感共鳴,情感意識得到有效培養。
4.結合當今社會熱點,做到學以致用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總是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講課節奏來學習,在新課標的歷史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當下的一些社會熱點分析,講解其中的歷史淵源,以及對當前形勢進行分析,這樣能夠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加強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干戈不息》時,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以色列民族的由來:千百年來,猶太人的生活顛沛流離,二戰中納粹實行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抗戰勝利后,在猶太人的呼吁以及聯合國的幫助下,在中東成立了以色列,這結束了猶太人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這引起了阿拉伯民族的不滿,造成中東現在干戈不息的局面。兩伊戰爭、巴以沖突、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還有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上述這些都是當今世界的焦點問題,所以說歷史不是與社會脫節的,一些事情的發生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教師應該將歷史與現實結合,進行一定的拓展,這樣學生才會從中發現歷史的趣味性[4]。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結合歷史學科特征,深入把握教材,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方法,同時結合當今社會熱點新聞,從而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真正發揮歷史的情感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盧翰 . 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新理念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7(05):50-51.
[2]葉丹 . 新課程改革下中學歷史教學理念的更新[J].西部教育,2017(07):81.
[3]王敏 . 關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有效教學設計與反思[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2):26-27.
[4]黃坤斌 . 新時期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7(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