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寶
【摘 要】對于初中語文這門基礎學科的教學來說,閱讀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實現了閱讀能力的培養,情感上也得到了熏陶,文化素養逐漸積累。新課程改革對閱讀教學給予了更高重視,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優化閱讀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其深入思考,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策略
閱讀能力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閱讀能力影響到其他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勢在必行。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夠透徹,閱讀興趣不高,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改善。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優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思維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閱讀興趣,注重思考文本內涵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閱讀興趣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還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閱讀水平。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才能深入掌握所學知識,獲得精神或心理上的滿足,體會學習的樂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1]。例如在講解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作者為什么以《背影》為題目,將其改為《回憶我的父親》等會產生怎樣的效果?請找出文章中多次提到‘背影的段落,它們的作用有什么不同?”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熱情,讓學生喜愛和享受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本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向學生講解這些文本的內涵,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對善惡美丑有全面地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深刻體會其中的道理,更好地感悟生活。例如通過閱讀《黃河頌》,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通過閱讀《我的母親》,讓學生感受親情的偉大。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科學制定閱讀目標
通常人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學生在充滿激情和興趣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善于培養和挖掘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或者是細化閱讀目標,將其分解成若干小目標,幫助學生分階段完成目標。當然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鼓勵學生定期參與讀書交流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紀念白求恩》一文時,可以將閱讀目標分解成如下幾點:“①文章處于什么樣的背景?②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③作者想通過文章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④主人公白求恩有著怎樣的特點?……”學生通過完成這些閱讀目標,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文章,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三、結合寫作教學,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寫作教學更是一個難點,如何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教學體系,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這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之。”明確地指出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是閱讀量的表現。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應當在一個較為開放的環境中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觀滄海》、《岳陽樓記》等古詩詞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泛讀理解詩詞大意,并在學生泛讀期間,適當穿插進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資料,激發學習興趣,通過閱讀來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仿寫訓練,這樣不僅可以體會到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也能夠更好地提升閱讀能力。
四、拓展閱讀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的根本就在于“讀”,只有學生多去閱讀才能從中有更深的體會,才能從閱讀中領略到文學的博大精深,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讀寫能力。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其內容的拓展主要是以教材為基礎向四邊輻射,學習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使其成為教材內容的延伸[4]。通常拓展的方式包括以下幾點:①學法遷移型:閱讀與課文寫作方法、內容或體裁相似的課外閱讀材料,提高閱讀效率,實現自主閱讀的目的;②釋疑解惑型:其主要是根據教材中的疑難問題,恰當選擇課外閱讀材料,以便解答疑難問題,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文章情感,豐富閱讀面;③深化延伸型:是以課文中名著或名篇的縮寫和節選為依據,向學生推薦原著、原文,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激發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與審美品位。例如在學習了《關雎》《蒹葭》以后,可以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詩經》這部詩歌總集中的其他篇章,積淀文化底蘊;④比較鑒賞型:其主要指的是通過比較課內教材與選擇的閱讀教材,在比較閱讀中豐富寫作的方法,提高文字表達能力與閱讀鑒賞能力。可以說,通過這些拓展閱讀教學內容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五、結語
總之,閱讀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轉變以往落后呆板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把閱讀當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
[2]林紅霞.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探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7(02):42-43.
[3]唐芳蘭.初中語文元認知閱讀策略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04):28-29.
[4]張艷梅.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