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華
鄉鎮衛生院是一種衛生行政兼醫療預防工作的綜合性機構,在國家現有的基本醫療衛生體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財務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投入的加大,醫保、新農合覆蓋面的擴大,規范和加強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工作愈顯其重要性和急迫性。把握住這一環節對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減輕人們經濟負擔,進而提升醫院經濟效益,促進鄉鎮衛生院健康發展必將產生積極和重要的影響。
一、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面臨的現狀
(一)重視程度不高
鄉鎮衛生院受職能限制和人員水平、能力影響,大部分人員思想上存在著重業務、輕管理現象,特別是對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一般都認為鄉鎮衛生院應重視醫療業務,創效益明顯,是分內工作必須做好求精,而財務管理方面涉及到自己的專業少,效益不明顯,認為是無關緊要。
(二)專業性較差
由于缺乏條件,財務人員緊缺,專職管理人員人數也不夠,導致一人多崗的情況屢見不鮮,會計或出納崗位可能都會由醫生來負責,一些小的醫院更是不避諱直接的親屬關系,有些崗位就由領導的親戚親屬直接擔任,作為一個非專業的會計人員,在許多情況下會產生不規范的業務流程,財務管理更是無從談起,而不是按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使得內部控制無法實現,最后造成會計部門形同虛設。
(三)制度不完備
1.收入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強,經常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胡亂收取費用,這通常是因為相關財務人員證明不合理、簿記內容不更新、交易數據復雜等,讓交易時間變得難以控制,交易數據混亂,造成賬面金額與實際交易不吻合現象的發生,長此以往便很難找出問題的根源,使得收入賬目愈發混亂。因為業務人員缺乏專業性,相關的收入業務不能以標準、合理的方式處理,導致賬務收繳過多、賬款不足,或收入不入帳,票據管理混亂,賬戶的真實性遭到破壞,甚至還會到違法的地步,財政補貼和預算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國家財政收入。
2.支出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不完善的支出管理體系中,沒有制訂對資產的計費、計數、核驗、退還等完整的規章制度,在醫療衛生服務支出中存在盲目浪費的現象。專項資金支出中存在資金支出無人監管、非法挪用等不良現象。
(四)考核不健全
一部分地區仍然存在收入和支出分別管理現象,即便在藥物推銷、醫務人員、領導層與醫療機構之間的利益層面上有所削弱,讓鄉鎮人民吃藥貴、看病貴的現象有所緩解,與非營利性制度不謀而合,但在績效考核體系上還不健全,因為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問題,有時候會推卸責任、沒有耐心、讓服務變得低效。
二、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現狀的應對建議
(一)提高重視度
將財務會計法規知識納入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教育培訓和績效考核內容,擴大宣傳面,加大宣傳力度,對重點人群,如醫院領導和中層管理者實行重點針對性宣傳,使其熟悉了解相關財務會計法規,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工作中重視、支持財務管理,積極有效地配合財務管理。
(二)提升專業性
1.嘗試進行委派
鄉鎮衛生院應按規定設立會計部門,配備專職會計人員,工作上需要回避的,應堅持制度,如醫院領導的直系親屬不能在本院會計機構擔任會計主管和出納員。本院沒有合適會計人員的,可嘗試進行會計人員委派制。
2.規范業務操作
會計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時,要堅持程序性和實體性相統一,確保內容真實,程序合規。會計人員作為原始憑證和會計賬簿填寫會計憑證的依據,一定要經過會計師、鄉鎮衛生院院長的批準或授權,得到簽字或蓋章文件后方可執行。會計人員在辦理有關業務時,應當遵守會計的基本準則和相關章程,不能偽造虛假會計文件和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3.實施再教育
為了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確保做到與時俱進,鄉鎮衛生院及縣級主管部門,要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和考核。教育和評價的內容不但有專業知識,還包含會計法律、會計道德和計算機知識,通過培訓,及時更新知識,提高操作技能。
(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1.健全收入管理
第一,保證計費系統的統一。財務人員在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記錄所有業務的原則,做到賬目明確,科學出具相關收入證明,保證有關文件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第二,保證收入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新的醫改政策和基本藥品制度實施后,藥品價格不再居高不下,人們的醫療費用也相對減少。但是,在收費環節里,應收賬款不應泄露的原則還要保持,嚴格執行統一的國家價格政策。為了保證收入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鄉鎮衛生院要充分發揮兼職物價監督管理員的職責,監督每一個流程和環節,實現領導、醫務工作者和財務人員之間的互相監督和內部控制;第三,記全核準國家財政補助收入。新醫改的實施,國家對鄉鎮衛生院投入逐年加大,鄉鎮衛生院要將國家財政補助的款項,不管是國家直接給予還是經授權給予的,每一筆收入都要逐一記錄、直接納入到財政補貼收入分配中;第四,上級補助收入。會計人員要對使用率較高的收入和分配數額加以確認,譬如確定用于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資金、國家基本藥品制度的實施補貼、資金和工資的轉移績效等,都要用詳細數據展示出來,以免非法挪用資金和其他項目資金。
2.完善支出管理
第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鄉鎮衛生院財務會計人員,負責組織、協調和執行全院的經費管理和具體核算工作。一方面,醫院要建立符合規定的資產計量、計價、驗收、回歸、轉換、清除、盤存、庫存等流程制度,嚴格禁止醫務人員自行購買藥品并和藥品經銷商私下聯絡,再從中取得其他收益。另一方面,從醫院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和憑據入手,盡可能地完善憑證管理相關制度,實行計算機化處理,減少成本核算環節,提升會計核算效率,有效克服會計核算中浪費資金現象。在實際核算支出中,應確保與各階段的支出核算方法一致,使各時期支出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還能選擇任意兩期進行比較和確認。對于不能列入支出項目的,如被沒收的財產、購買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職工福利費、教育費和工會費用等,以及國家規定不可以納入成本的費用等,都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核算和管理。第二,醫療服務支出。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支出項目,主要是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制度規定,減少或杜絕浪費。第三,專項資金支出。主要是嚴格程序,完善相關手續。如需使用鄉鎮衛生院專項資金,必須經由領導審批,并對有關財務活動進行審計,達成統一后方可實行;同時還應從財政部門取得專項資金的獲得許可,并將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由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受理。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基建、房屋維修、完善基礎設施等,一定要向上級匯報,取得上級主管部門批復。與此同時,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必須在六個月內完成決算,鄉鎮衛生院要結合當時工程進展情況和現有資金狀況,科學合理地利用專項資金,并加強資金使用中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和監督。
(四)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制度
堅持定期評估與不定期監督相協調,客觀公正評價和綜合評估相結合,合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注重并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礎醫療服務評估工作,兼顧績效評價和社會效益,做到績效報酬的分配與崗位系數和評估結果相結合,讓鄉鎮衛生院的公益性、服務性發揚光大。(作者單位為安徽省金寨縣梅山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