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楠
伴隨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暴露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諸如政府過度干預、企業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資本運作平臺不成熟等。文章通過分析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革新政府職能、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培育資產管理機構等策略,旨在為如何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現如今,伴隨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目標得以越來越明確,不斷實現了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即戰略性轉變。越來越多國有企業意識到資本運營對企業的重大意義,對資本運營開展有效改革創新,不僅可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奠定有力基礎,還可切實提高國有企業的影響力及控制力。 然而,因為我國國有企業體制等問題的存在,使得資本運營在國有企業中往往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能。由此可見,對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創新實踐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有企業資本運營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主要是指國有企業中的有形與無形資本,能夠通過一系列規劃與分配將其轉變為更高價值的激活資本,從而完成國有企業資本增值的最大化。另外,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是國有企業與國有資產運作的交易行為,涵蓋了國有企業的產權流動。當國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資本運營對于國有企業的改革與重組是必經之路。同時,國有企業必須運用資本市場,優化資本結構,吸收外界資源,優化企業自身體制、組織機構等,從而延長國有企業生命周期。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通過運動狀態來劃分,可以分為增量、存量資本運營。其中,增量資本運營有助于高效管理企業規劃與管理投資活動,涵蓋了企業投資結構、投資方向、投資決策與投資管理;而存量資本運營則是企業資本投入后形成資產增加價值,同時進行一系列的針對性業務活動。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最大程度的分配資金,還注重資本的流動性與財產的資本化,對于國有企業資產盤活來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依舊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且主要表現為:其一,政府過度干預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國有企業是由政府投資創辦的企業,一直以來政府均被作為企業資本運營的重要主體,而疏忽了資本管理乃是企業的自主行為,在資本運營中,政府通常會或多或少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由于政府資本運營出發點、目的的不同,使得企業剩余價值受到過度壓榨,對企業資本運營造成不利影響。其二,企業一味追求短期經濟收益。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當前我國資本市場與國外對比仍然存在一定發展空間。市場經濟的運轉模式較為單一,市場專員技術與科研能力相對薄弱,管理制度規范有所欠缺。部分企業對資本運營沒有足夠的認識,甚至認為資本運營是圈錢的不良手段,只是追求企業上市、股票發售等短期經濟收益。其三,資本運作平臺尚未成熟搭建。資本運營是企業發展戰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資本運營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往往對企業的經濟收益高度關注,在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沒有完善的分類,使得結構優化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的價值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再加上,企業資本運作平臺有限,對企業發展空間構成極大制約,使得企業受益不斷降低,進而引發企業資本閑置及資本運營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創新實踐策略
(一)革新政府職能,提高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效率
首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作為資本管理的重要主體,政府應當革新自身思想觀念,不過度干預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為資本管理主體提供有效的發展空間。一方面,秉承法治準則,展現自身基礎職能,激發企業內在動力,規范管理企業經濟行為。適時合理地為國有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保護,以提高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另一方面,依托監督、問責手段,切實開展好讓權放利及強化責任工作,由過去的直接干預轉變成促進發展管理職能,調動起企業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明確企業經濟發展方向,提高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效率。其次,擴大企業權限至關重要,倘若企業被過度約束,便會對其主觀能動性造成極大削弱,進而使給企業日常經營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豐富企業自主權能夠推動國有企業資本運營質量。然而,國有企業最終目標并非一味擴大自主權,而是為了拓寬國有企業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使企業以良好的姿態活躍于經濟市場中,促進國有企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二)構建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構建科學完備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自根本層面滿足管理者的內在需求,應當借助產權制度改革,推進企業管理者、經營者不斷趨向于市場化、職業化、專業化。有效完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大前提,對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堅實環節予以鞏固,對薄弱環節予以彌補,以降低企業的損失,使管理者認識到自身利益與企業內部控制優劣有著緊密的聯系,唯有開展好企業內部控制,方可更有效地優化及發展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三)推進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動力
技術創新是提高企業資本運營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因而,國有企業應當開展重新定位,也就是將自身定位成技術創新的投資主體、技術創新的收益主體,在企業今后的運營發展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經濟市場發展需求,加強技術的創新研發,不斷構建起企業自身特有的核心技術體系,并生產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為企業資本運營奠定有力基礎。另外,國有企業還應當不斷開拓各式各樣的融資渠道,以縮減企業籌資所面臨的風險,提高企業資本運營動力。
(四)培育盤活國有資本存量的資產管理機構,推進國有企業資本的多元化運營
國有資本的作用不可局限于一味地創造經濟效益,還應當對經濟發展方向予以科學引導。盤活國有企業資本的支持管理機構可由企業自發組建,基于市場化原則,推進對閑置國有企業資本的統一運營,以達成國有企業資本的多元化運營。如此一來,不僅可收獲一定的投資效益,還可借助規模及專業化經營防范風險。首先,此類資產管理機構可經由專業化管理,對擬投資項目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然后依托參股項目公司等途徑開展投資。其次,此類資產管理機構可實現相應財政功能,對相關投資周期長,收益穩定的財政項目開展投資,為企業贏得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最后,發揮國有企業良好的信用優勢,打造中介擔保平臺,為企業相互間融資提供服務,緊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腳步。基于國家產業政策引導,這些國有資本管理機構可有意識地擴大對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由此既可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還可促進引導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進而促進形成良好的綜合效益。
四、結語
總而言之,資本運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產物,為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市場經濟發展體系,則需要高度關注經濟發展模式的有效創新,如此一來,可使資本經濟發展空間被進一步拓展深入,提升資本價值,給企業注入更多的力量,進而改善市場經濟增長狀態。因而,我國國有企業相關人員必須革新思想認識,緊緊跟隨當前時代發展腳步,加強對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存在主要問題的深入分析,“革新政府職能,提高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效率”、“構建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推進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動力”、“培育盤活國有資本存量的資產管理機構,推進國有企業資本的多元化運營”等,積極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有序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