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衍 黃宜輝
績效審計,又稱“3E”審計,是指審計人員采用現代技術方法,依據一定的審計標準和程序,對項目或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客觀、系統地獨立檢查、評價,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為實施監督和采取糾正措施的有關各方決策提供信息的活動。
按照以上所述,央行的績效審計即為:央行內審部門及內審人員,根據央行的職能與目標,按照央行的績效審計特點,采取相應的審計方法與手段,按照一定的審計標準,評價與分析央行支行的績效目標與管理程序,并對如何提高基層央行履行其工作職責的效率和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議,進一步規范基層央行的管理。現就基層央行推行績效審計談點看法:
一、基層央行推行績效審計的現狀及難點
2011年,總行開始對轉型與發展工作做出全方位的安排,內審司順應轉型要求將內審部門進行績效審計研究作為工作重點之一,積極開展不同領域的績效審計研究和實踐,并進一步明確了央行績效審計的重點和發展方向,即以投入產出、成本效益為核心,圍繞資源配置、項目管理和履職效果三個方面來開展績效審計,之后考慮在履職審計、離任審計和各項專項審計中選取適當的領域開展績效審計和評價。與此同時,計算機技術的輔助應用研究也正在大力推進中。然而,績效審計框架體系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需解決的矛盾與問題。
(一)審計理念與轉型要求不同步。長期傳統的“合法合規性”審計理念依舊根植于大多基層央行審計人員的思想中,加之基層央行審計人員對績效審計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績效審計的理念未能完全滲透到日常的審計工作中去,審計人員難以從就事論事的傳統審計思維模式中跳脫出來發展績效審計的新思維。并且,由于績效審計的分析、評價方法相對復雜,績效審計在基層央行的推行受到了阻礙,審計人員未能跟上轉型要求,及時更新審計理念。
(二)相關指標與可量化性不對稱。績效審計需要對各項業務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做出合理、公平、公正的評價,這就要求對各項業務的相關指標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然而,央行作為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制定并執行貨幣政策、提供金融服務、維護金融穩定的宏觀調控部門,所進行的經濟活動主要反映在社會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方面,很多指標無法直接對其進行量化,這就使得績效審計評價缺乏具體的量化評價對象,削弱了績效審計評價的全面性、有效性及客觀性。
(三)績效審計體系與審計權威不適應。目前來看,基層央行的績效審計體系存在一些與審計權威不相適應的地方。第一,基層央行績效審計缺乏指導性文件依據和相應的操作流程規范,審計人員對于怎樣具體實施績效審計、依何標準給出績效評價、如何出具審計報告等把握不準;第二,現行的審計方法過于原始單一難以適應績效審計評價需求,傳統審計方法中的數據分析法和統計分析法等已無法適應績效審計的要求,導致審計效率較低,審計質量相對較差;第三,內審部門屬于機關內部組織,同別的部門擁有統一的隸屬關系和共同利益,且平級審計的開展在溝通、監督、評價等方面有所顧慮,審計的第三方超然立場受到了制約。
(四)審計力量與審計需求不匹配。績效審計是在傳統的合法合規性審計的基礎上對資源利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加以評價。央行績效審計不僅要對財務、資金的合規性、真實性進行檢查,還要對貨幣信貸、金融服務等業務的績效情況進行評價。要想順利有效地開展績效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較高,審計人員除了要有判斷“對不對”的糾錯能力,還要有判斷并給出各項經濟活動“好不好”、效益如何的評價能力。然而,一些基層央行存在著人力資源相對不足,審計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如某省的十個地市中支,內審科工作人員普遍存在人員緊張,只是結構不均衡等問題。無論是在人員數量、年齡結構、專業知識還是綜合能力素質方面,目前基層央行的審計力量離適應當前績效審計工作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工作措施及對策建議
(一)轉變內部審計理念,普及績效審計。央行內審轉型的目標,是由單純的合規性審計向風險、內控和績效審計方向轉變,其中探索開展績效審計是內審轉型的重點。要加快推進內審轉型步伐,首先要從轉變審計人員的內審理念入手,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績效審計的意義,體會到內審從評價“對不對”到評價“好不好”、“能不能更好”能對央行整體貢獻社會效益的提升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其次,積極組織績效審計知識的業務培訓,鼓勵大家通過書本、研討會、網絡等渠道獲取績效審計的相關知識技能;最后,結合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并發展績效審計技能,開展部門履職績效審計、資源配置績效審計、基建績效審計等,讓大家在實踐中消化績效審計知識,并開拓績效審計新思路。
(二)制定統一評價標準,提高審計質量。當前央行開展的績效審計可以借鑒國內外的相關審計經驗,考慮其特殊性,結合央行的具體情況為各項經濟活動制定統一規范的績效評價標準,且兼具全面性和靈活性,供基層央行審計人員在績效審計實踐過程中有所參考和指引。
(三)完善績效審計體系,樹立審計權威。確保央行績效審計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的關鍵是盡快盡好完善績效審計體系。通過借鑒吸收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結合央行實施績效審計所取得的經驗,推廣采用科學、先進的審計手段和方法,例如計算機輔助審計、定期與不定期抽樣相結合、橫向與縱向分析相結合等,探索制定出一套科學、有效、客觀、獨立的央行績效審計體系,并下發與績效審計相關的指導性文件和規范、科學的操作流程指南,為基層央行有效開展績效審計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四)優化審計隊伍結構,強化審計力量。績效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較高,內審部門首先要優化審計人員結構,盡力打造一支包括經濟、金融、法律、工程、計算機等專業的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為績效審計的強力推進提供基礎;其次,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培訓方法,加強對專業審計人員系統性、專業性的培訓,內容應覆蓋審計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和技能訓練等方面,切實為審計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和職業道德素養的提高做出努力,進而提升內審部門的審計水平.(作者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萍鄉市中心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