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婷
創建文明城市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管理的重要內涵,是中國特有的建設城市、城市發展和提升城市整體素質的主體內容。文明城市建設與企業發展存在關聯關系,是因為城市的文明建設水平給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而企業依法經營,在良好的經營生態中,培養一支穩定的、有文明素質和良好道德水平的職工隊伍,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基礎工作。企業發展不會是孤立的,正如貧瘠的土地難以有良好的收成,城市文明建設沒有水平和檔次,對企業的生存只會不利,并且有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掣肘。因此,可以說建設文明城市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求得更好生存環境而不可缺少的投入,在其工作推進中有義務、有責任,更須體現擔當,通過在文明創建工作中展現作為求得自主發展的更大動力。
在我們國家開展多年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一直在輻射帶動社會文明程度整體提升。對企業而言,文明程度的提升,所涉及的不僅是本身的產品、服務和品質,更多的是全員擔負的社會責任、在城市文明創建中體現的作為和城市品位相關的整體素質。文明創建中的要求、督查、動態管理和目標落實,實際也是促進企業改善經營和管理目標落實的推力。企業的文明創建,就是隊伍素質和經營質量提升的促動。在文明創建東風勁吹之時,相互促進,既是帶動,更是發展內涵力量的生成,使得企業能以良好的形象和品質素質立足于所在的城市,有如阿里巴巴存在于杭州,海爾存在于青島,帶給城市的是名片效應,彰顯的是城市光彩。
城市的文明創建有許多的要求,這些要求既有外在形象感觀類的硬件設施配套,也有存在于內在的數據和治理體現,還有大量軟件方面的行為引導和價值追求風氣形成,其必然展示出的是城市的整體實力,所以這些許許多多的文明創建要求也必有實實在在的內容針對城市所在的企業。這些針對企業的任務要求既有安全生產規范,又有人文環境,更有服務品質,還有企業素質。按文明創建要求,把規范落實,把標準落實,把制度落實,就是企業推進文明創建的內涵本質體現。在國家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文明創建的核心在建設幸福城市,手段在強推城市品質升級,措施在輻射帶動,文明創建越來越著眼于力求通過一個方面的活動力量,托起城市整體升華,使其在城市集群競爭中而脫穎而出。這也正是企業所需要借助的力量,當年三一重工遷址于長沙實現華麗蛻變,中芯國際浴火重生于上海,光迅科技、烽火通訊翻開新篇章,成就武漢光谷的底色,這之中相互的依存很難說清是城市的崛起成就了企業還是企業的亮光輝煌了城市。企業在發展中總是在隊伍和形象打造中不斷花大力氣強化基礎工作。這固然需要平時的點滴持久推動,但也要承認由于資源集合所費力氣遠非一般力量投入而可以湊成大勢,如果沒有形成可借助的慣性力量,總會感覺力有不逮,事倍功半。當一個城市從整體上形成帶動上下同行并進的共有聲勢,企業必將會有上下達標壓力,借助大勢,形成合力,就是上下同心、目標清晰的戰斗力量。有了這種內外方向一致的引導力量,企業在沖刺達標的努力中,企業進取中曾難以跨越的難關和內部阻礙,正好借這一力量,一并清掃,從而求得形象、風氣和品牌的共有提升,有如大疆、騰迅、華為紛紛在深圳建總部高樓一樣,中國硅谷的名片讓企業高科技的含量注入了新的價值力量,而表明站立在了科技最前沿的發展高地,盡管這些企業把許多的生產基地搬遷至東莞,但東莞怎么也不會給企業總部帶來皇冠上的明珠那種閃光效應,就假如蘋果、高通和AMD不是出現在硅谷,而是出現在底特律,或是馬里蘭州一樣,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企業通過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獲得的增值,就是城市與企業共有的軟硬實力的合力提升。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抓好城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就是打牢企業發展的基礎,為步步走高增強軟實力。
還值得提出的是,所有的城市推進文明創建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不是一般要求,而是崇高追求,它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大建設,是一項著眼發展、圍繞發展、服務發展、創新發展的系統工程。企業在城市實力越強影響也就越大,政府所著眼的目標,也與所在城市的企業一直在追求的方向也就越容易重合。認清了這種關聯關系,就認清了企業在城市文明創建中的重要性和應怎樣顯示作為的努力方向,企業就應該在政府搭好的這個大舞臺上演好自己的角色,唱一出文明創建和企業發展相互聯動的大戲,在唱好這臺戲中,把企業責任、改革目標和發展任務融入文明創建,把文明創建的基本要求視作隊伍整合、管理改進和臺階跨越必有的條件。因此,作為企業本身,要象發展之初追求生存一樣,會把文明創建融于經營管理者的戰略思維和有效管理之中。同時還要認識到,文明創建的內在要求不僅是企業形象的需要,而且是美好文化價值、優秀管理結果以及與用戶間建立信任的認可和評價,是現場現場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這正是我們文明創建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標。只有這樣認識,推進中才會有更高的站位,于是工作布局的思考怎么強調重要性也不過分:一是要與政府的文明創建工作同步,投入上要象政府抓文明創建一樣,健全“一把手”責任制,是建立長效機制的“牛鼻子”。將文明創建與推動基礎管理的具體要求納入每年績效考核體系,并占一定的比重,實際在政府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要求中也會有相應的要求。二是堅持行之有效的督查督辦機制、測評考核機制、員工參與機制、聯動聯創機制。企業管理規范中,政府的城市文明創建措施和標準規范相當部分有一致性,重點在于如何融入文明創建,文明創建所做的基礎工作就是企業素質臺階跨越所必要的門檻線。三是定指數測評,認定文明城市指標,也是企業內部對基層隊伍和形象體現重要的標準,把企業品牌、品質和社會責任承擔作為文明創建的優良成果來認定,使企業美譽度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作者單位為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