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芳 邢超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與臨床效果。方法:將2016年7月2日至2017年10月15日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6例,分別采用常規護理與系統護理,隨訪半年,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結果:觀察組SBP、DBP、R-baPWV、L-baPWV四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采取系統護理措施,降壓效果理想,同時又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
【關鍵詞】 護理干預;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應用;效果
老年高血壓患者最容易出現的癥狀便是動脈粥樣硬化與血管內皮的損傷,繼而引起一系列的病例生理變化。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的發生關系密切,因此臨床治療中,除了常規用藥之外,更要幫助患者糾正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本院從用藥、飲食、運動、心理、隨訪等幾方面對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實施系統護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6年7月2日至2017年10月15日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經全自動動脈硬化測量儀檢查,所有患者的雙側肱踝脈搏的傳導速度均比同齡標準數值提高15%,判定為動脈粥樣硬化[1];排除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障礙與急性感染者。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68.53±2.14)歲;病程1~19年,平均病程(9.84±1.17)年;高血壓分級:27例為Ⅰ級、14例為Ⅱ級、5例為Ⅲ級。觀察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7.93±2.54)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9.73±1.14)年;高血壓分級:25例為Ⅰ級、15例為Ⅱ級、6例為Ⅲ級。組間比較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總以下幾方面實施系統護理:1)用藥護理:向患者講解藥物類型、特點、效果、用法、用量、用藥后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預防與處理方法;告知遵醫囑服用降脂藥物、降壓藥物的重要性[2],叮囑患者按時檢查血壓、血脂指標;2)心理護理: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機能較弱,加上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要與患者建立良好、有效的交流,通過開導、鼓勵、安撫等方式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3)飲食護理: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富含豐富纖維與優質蛋白的飲食為主[3],少食或不食高熱量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肥肉和黃油等,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嚴格控制體質量,降低三酰甘油指標,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戒煙戒酒、可以食用適量的新鮮海帶、海鮮和海參;每天晨起或者睡前,飲用一杯溫開水,降低血液粘稠度;4)運動護理:以太極拳、散步、氣功、游泳等運動為主,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運動量與運動強度,至少3次/周[4];5)隨訪:叮囑患者按時復診,結合其臨床指標與病情特點調整治療方案。
1.3 觀察評定標準
電話隨訪半年,比較兩組患者的SBP、DBP兩項血壓指標與R-baPWV、L-baPWV兩項動脈硬化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SBP、DBP、R-baPWV、L-baPWV四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文獻表明[5]:近10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物質條件有了飛速提高,但同時,高血壓的發生也在與日俱增。高血壓很容易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和心絞痛,而且還容易損傷腎功能,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帶來嚴重困擾。
現階段,臨床治療高血壓除了常規用藥之外,更依賴于患者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6]。護理干預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使之主動配合臨床治療,糾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降低血壓、延緩動脈硬化的目的。
本研究中,觀察組血壓、動脈硬化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采取系統護理措施,降壓效果理想,同時又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
參考文獻
[1] 李娟,楊德清.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8):96-97.
[2] 胡新紅.探討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06(06):79-80.
[3] 黃雅琴.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273-274.
[4] 于冠華.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08):240-241.
[5] Cicero AFG,Salvi P,D'Addato 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hypertension,vascular stiffness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Data from the Brisighella Heart Study[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32(01):57-64.
[6] Pelham C J,Keen H L,Lentz S R,et al.Dominant negative PPARγ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hypertension through distinct effects in endothelium and vascular muscl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2013,304(5Pt.2):6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