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卓卡
自古以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在人們學習中的重要性,它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然而農村由于條件的限制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的學生課外閱讀沒有形成良好的氛圍。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和環境,培養孩子終生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一、課外閱讀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大多數學生都會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英雄形象或學習的榜樣,而老師、科學家、軍人、醫生、工程師等這些崇高的職業人士往往會成為他們學習和模仿或崇拜喜歡的對象,相當一部分學生是通過閱讀各類書籍認識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并積極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及行為方式上。
二、課外閱讀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課內閱讀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相當明顯,但如果沒有課外閱讀的輔助,不管課內閱讀的效率有多高,都不會收到明顯的成效,甚至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要訓練和培養學生閱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的訓練。課外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具備較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會比別的學生學得更好、學得快。
三、課外閱讀使學生終身受益
小學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能夠領悟祖國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養。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個國家,倡導全民閱讀是弘揚中華文化的明智之舉。作為教育職能部門,構建課外閱讀體系能有效推動閱讀工作的開展。我們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先成為一個熱情的讀者,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這樣才有能力指導學生,為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的拓展保駕護航。課外閱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是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它需要大家共同關注。大力開展課外閱讀,與書為友,和孩子共讀,讓我們在書的海洋中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時,才能積極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孩子和家長共同的長期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博覽群書,讓孩子們的人生因閱讀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