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青
優秀傳統文化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其蘊含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素材。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十八大以后,優秀傳統文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性愈來愈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在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時代的變遷中始終如一地為整個中華民族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撐。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沖擊甚至西方社會思潮的不斷涌入,其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植根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1、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正是因為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才使得無數的中華兒女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拋頭顱、灑熱血。大學生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具有強大的力量。因此,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為實現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2、有利于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今天,優秀傳統文化依然能夠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其蘊藏著大量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需要深入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優秀傳統文化更是精華之精華,將這些精華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1、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平臺,也是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可以適當的開設優秀傳統文化專場,以自身情況為基準設置必修與選修課程。如古詩詞朗誦大賽、論語大講堂、古典文學鑒賞等等,再或者可以開設一些書法藝術課程、茶道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課程等。
2、培養專業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師資隊伍。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深深影響著教學質量。高校一直以來都忽視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而也就更加缺少專業化師資隊伍。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作為教育傳播的先行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才能做到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才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進而在全社會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綜上,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化師資隊伍是必不可少的。
3、以傳統節日為依托,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學生在高校經歷了人生階段較高層次的求知以后,必然是要走向社會的。對高校來說,如何使大學生最大程度的接受所學知識是一個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國,但是由于氣候、地理位置等眾多因素各民族的傳統習俗、紀念活動形式也會不同。近年來,一些大學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淡忘本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因此,在傳統節日之際可以使大學生深入活動地體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風俗,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心,提高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如清明節祭祀悼念老一輩先烈,感受他們為了今天和平年代兒付出的心血以及最寶貴的生命;端午節賽龍舟的過程中既可感受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又可體會到詩人屈原的愛國情懷,提醒我們愛國。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高校可以通過公眾微信號、校園微博、校園網站等載體,將傳統文化節日背后所包含的更有價值的更有意義內容傳遞給大學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21世紀的今天依然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仍然需要每一個大學生繼承發揚光大。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多元化的內在要求,當然這也將是一項長期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相信不久的將來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放異彩。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