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平 韓慶敏
江蘇省“體育名師課堂”的水平五(高二年級)《足球:胸部停球》一課,較好地呈現了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體能與技能的和諧發展。其主教材是挺胸式停球,開始導入簡單直接,突出動作力度“挺”,確定觸球部位“胸”,為課堂教學的認知目標奠定了基礎;在熱身部分球性練習中,滲透穿插了“拋球”、生生合作“胸夾球”;在基本學習階段,有舊知復習,也有新技術的教授。整體而言,本節課以主教材教授為中心,以體能練習為落腳點,將體能練習與主教材有效結合,使課堂教學變得扎實有效。
一、熱身導入階段:體能練習中鋪墊主教材
在準備部分的熱身導入環節,執教教師設計了“你運我跟”的足球游戲,即一個學生運球,另外一個學生防守。此環節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較好地滲透了體能練習(表1)。
從表1的運動環節中可以看出,執教教師找準了切入點,設計的“你運我跟”+“拋接球”,“你運我跟”+“合作胸夾球”兩個小環節的熱身練習,為挺胸式停球的動作基本結構做了鋪墊,在發展學生體能的同時穿插“判斷球落點”和“胸觸球”部位。與此同時,在學生接受技術的“敏感期”,把停球動作構成要素在準備部分進行滲透,潛意識地為本次課的教學重點觸球位置埋下伏筆。此部分的體能練習設計比較有針對和鋪墊性,使課堂熱身導入階段顯得高效實用。
二、發展推進階段:體能練習中拓展主教材
在主教材發展推進階段,執教教師將學生分為4組,并分場地進行胸部停球銜接腳內側回墊空中球射門練習。此練習有主教材前后內容的銜接,也有對主教材技術的運用,有效地拓寬了主教材的學習途徑,但是也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眾所周知,足球技術不是單個技術,在競爭激烈、對抗性強的足球比賽中,攻防技術缺一不可,其中足球動作構成要素中的位置判斷與選擇尤為重要。本節課如果在此環節能夠設計一個與足球位置判斷和選擇相關的無球跑動技術的體能練習,將更能有效拓展主教材的學習。如,接球隊員在來球之前做原地快頻率的小步跑、俯撐跳起或擺脫動作轉身等足球無球技術,就可以使原地等待的學生活動起來,既能促進學生對主教材所學技術關鍵動作的掌握,又能使技術接近實戰,還能發展相應的專項身體素質,實現在專項體能練習中拓展主教材學習效果。
三、鞏固運用階段:體能練習中延伸主教材
隨著上課時間的推進,學生在學習主教材時會出現懈怠期(疲勞期),但是此時正是發展學生體能的黃金期,執教教師抓住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在主教材的鞏固運用階段,設計了“小組胸部停球得分對抗賽”的游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練習強度,還延伸了主教材的掌握與運用。同時,“自拋自停得1分,對拋停球得3分”的運動技術評價,極大地鞏固了“胸觸球”的技術動作環節。學生在更接近實際足球比賽的場景中,有進攻防守的對抗,也有對足球位置判斷和選擇的無球跑動技術的選擇,從而發展了體能,同時將主教材“胸觸球”技術動作環節在比賽中進行了延伸和鞏固,內化了停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