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蓮
當今的小學教師,不但要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還要盡快地適應新時期新課程的需要,樹立新理念,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把自己融入到班集體中去,和學生一起學、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歡笑,一起成長……記得剛踏上三尺講臺之初,一位老前輩對我說:“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平等,多一點溝通!”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切的體會。下面,談談我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
【案例呈現】
2008年,我擔任六年級的語文及班主任,剛開學不久,班里有一位名叫吳海濱,個子挺高,黑黑瘦瘦的,衣著很樸素,經常獨來獨往。據了解,他父母遠在外地工作,基本一年只回一次家。缺少父母管教的他便成了一名“野孩子”。同時我還知道了他當時的成績不理想,尤其是語文,經??荚嚥患案瘢虼藚呛I同學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的課間時間,他跟班上的同學鬧矛盾。班長急忙通知我,才避免了一場同學間的激烈爭端。我把這兩個同學請到辦公室,一進門,劉佳佳就突然哭泣著向我告狀:“吳海濱看我的頭發是扎辮子,故意在后面拉我的頭發,我隨口說了吳海濱一句‘土山豬,旁邊有很多同學都在嘲笑他,吳海濱便打了我一拳?!蔽衣牶笙劝参苛诉@位女同學后,便問吳海濱同學,他傲慢地說:“扎辮子的,都是牛娃,被我打是活該!”
事件發生后第二天,等吳海濱心情平靜下來了,我把他請到辦公室,他面無表情地站著,眼神里透露出了一絲厭倦,好像做好了被我批評的準備。我溫和地問他:“你那么聰明活潑,帶動同學一起學習,明天開始語文委員這個職務給你當?”他愣住了,沒想到我沒有責怪他,還委以重任,沉默了一會說:“老師,謝謝你寬容的心,我當”。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決定還是要靠溫暖的關懷“改變”他。于是,我經常有意無意地充當他母親的角色,對他噓寒問暖。慢慢地,他很愿意走近我,常常主動和我聊天。我還加強了與他家長的溝通交流,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讓他們多關心他的日常生活情況和心理狀況。一個學期后,吳海濱的父親高興地跟我說,兒子跟他們親近多了,會跟他們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了。
【反思感悟】
吳海濱同學的轉變讓我明白了: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假如他那一次打架事件,我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他,處罰他,也許表面起到了震懾的效果,但實際上卻堵塞了我們溝通交流的橋梁,最終會適得其反。遇事要冷靜,不戴有色眼鏡看待后進生,也許我們會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面對習慣不好的孩子,教師不可能期望一次教育便能使他的行為習慣變好。我們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又要創新教育方法。這一切的教育方法都要圍繞一顆“寬容”的心。有不少學生因為有些原因,沾染了不良風氣。作為一名教師,面對這樣一些孩子,我們該怎么辦?我們必須與學生坦誠相對,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不僅多點關注其學習,更要在生活瑣事上對其多點關心和愛護。讓學生感到溫暖,愿意把心中的話說出來,愿意走到班級的集體中來。
二、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案例呈現】
開學初,小彭同學是被同學投訴最多的同學,投訴的理由歸結為兩點:不值日,愛說粗口罵人。經過觀察,我發現他還具有小孩子天性,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與人相處完全是看當時的心情,也比較懶惰,基本不參加班里的值日活動。通過跟家長溝通,我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獨子,得到最多人的疼愛,慢慢地就形成任何事都要讓著他的霸道性格,一不順他的意思,就要發脾氣。家里人都疼著他,從來沒有讓他干任何的家務活,導致他動手能力差,而且他也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家長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連聲詢問我該怎么辦。面對這種生活習慣問題,我一時也是一籌莫展,只能先暗中觀察,再慢慢想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常常在自習課捧著一本小說圖畫在看。我覺得這是我們之間交流的關鍵點。于是,某一次自習課時,我請他到辦公室,詢問他平常喜歡看哪一類型的小說圖畫,有沒有比較喜歡的本子,他像找到了知己,很興奮地跟我分享了幾本他喜歡的圖畫。我也借給他一本有關探險的圖畫。然后就結束了本次的聊天。過了一個星期,他主動來找我,跟我說,他看完了我介紹的那本書,覺得很不錯,讓我再給他介紹幾本??此呀洷晃壹ぐl起了興趣,于是我便詢問他看這本書的感受,有沒有什么啟發。他說他很喜歡里面有個探險家:探險時一定要掌握一種技能,把它做到極致。要把一種技能做到極致,就必須先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到極致。他說:“老師,我以后一定不會再逃避值日了!”他說到做到,之后,他再也沒有因為逃避值日被同學投訴了。學期結束之際,他媽媽還很開心地打電話跟我說,他現在每次放假回家都會主動掃地、拖地板,現在竟然要求他媽媽教他炒菜。
【反思感悟】
“給孩子多點時間,多點表揚,多點鼓勵,他會讓你刮目相看!”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從何種角度入手,以怎樣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哪一種方式教育引導學生,都將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整個人生,所以遇事要冷靜,不可操之過急,找到合適的切入口,方能解決問題。從何種角度入手,以怎樣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哪一種方式教育引導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其自尊心,都將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整個人生旅程。
總之,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學生許多形形色色的問題,特別是問題學生更是成為我們的心頭之痛,為人師者又該怎樣去對待呢?不同的問題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班級學生內在的學習能力。其實,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為一名班主任,相信學生的力量,要懂得激發每一位學生潛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