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金
所謂挫折,是指人們為了實現預定目標所采取的行動受到阻礙,卻又不能克服時,所產生的焦慮和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挫折有正向和負向功能:從積極的方面看,挫折可以幫助人們總結經驗教訓,促使人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使人走向成熟;從消極的方面來看,如果心理準備不足,挫折可能使人痛苦沮喪、情緒紊亂、行為失措。在人生旅途中,挫折是無可避免的。青少年涉世淺,經驗少,情感脆弱,缺乏磨煉,更容易產生挫敗感,遇到挫折后容易產生激烈的心理沖突,甚至會引起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挫傷他們追求理想的積極性,影響他們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培養青少年抵抗挫折的能力尤為重要。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師應該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一、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挫折
老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人人無法逃避。一個人一生中經受一些挫折,并不是壞事。因為挫折可以磨礪人的意識,提高適應能力,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患難及困苦,是磨煉人格的最高學府。”指的就是這個道理。反之如果一個人不經歷困難和挫折,一生風調雨順,猶如溫室里的花卉,經不住人生中的風雪雨霜。很容易被一時挫折所壓垮,這樣的人就難以成才,難以有所作為。
二、幫助學生正確歸因挫折
在遭遇挫折時,教師要教育學生以積極、理性的態度對待它。如學習方面的挫折,應從主觀上尋找原因:是課前沒有進行預習,還是上課沒認真聽,還是作業沒有認真完成,是沒有及時復習,還是粗心所造成的失誤。如人際關系方面的挫折,如果和父母、朋友、同學關系不好,首先反思自己是否不夠寬容,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慮。教會學生對家人寬容,家庭就會更溫暖幸福;對朋友寬容,在失意時會有人風雨同舟,在成功時就會有人分享喜悅;同學之間互相包容,就會有一個和諧的集體,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讓大家快樂地成長。正確歸因,對癥下藥,就能走出困境,邁向成功。
三、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力
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要從小事做起。在小學階段,教師既是學生的管理者,又是培養學生生活能力的執行者。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識,利用每周一次的“大掃除”活動和值日工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同時教師還要與家長溝通聯系,保持統一的教育理念。因為家里才是學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陣地”。讓家長重視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指導孩子安排好生活與學習。
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就會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并根據目標來調節行動,克服困難,從而達到目標。意志是一個人力量的象征,是通向成功的奠基石。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確定目標由近至遠,由低到高
美國科學家縻爾根曾指出:“目標不妨設得近些。近了,就有百發百中的把握。標標中的,志必大成!”遠目標是近目標的方向,近目標則是實現遠目標的基礎,當學生經過努力,達到一個個近目標時,就會信心倍增,更加勇敢地朝著遠目標努力。對于那些學習上受到挫折的學生,教育他們首先要從課堂上全神貫注聽課開始,到能答出老師的一兩個問題,到一次次優秀的作業,再到小測驗中有進步,最后成績的提高則是水到渠成了。
2.戰勝自己
磨煉意志力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汪國真曾經說過:“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后戰勝生活。”古今中外的成功的人士舉不勝舉:司馬遷雖身受酷刑,仍然不屈不撓,憑著頑強的毅力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記》;海倫自小雙目失明,飽受病魔纏身,卻寫下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名著……戰勝自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教師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督促,讓學生克服自身局限,走向成功。
3.多讀好書,用榜樣的力量鼓舞自己
書籍給予人的力量是巨大而長久的,通過多讀好書,可以為自己找到意志鍛煉的直接榜樣。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從林一輪到超級丹》講述林丹憑借自己的勇氣和堅持,扛過人生的坎坷與傷痛,發揮潛能,一次次地超越了自我,邁向成功。《上帝不會偏愛一頭鯨》講述美國小女孩子小就學習不好,但堅持做自己的事情,用刻苦勤奮來彌補缺陷,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路。《創造奇跡》講述的是無臂畫家憑借排除萬難的毅力和恒心,創造出人間奇跡。《堅持》講述美國總統林肯終極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從未放棄,終于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四、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輔導
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心理指導刊物,進行自我教育與心理訓練,培養堅強意志,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總結提高。
1.自我安慰法
面對挫折不消沉,自我安慰、鼓勵;
2.傾訴法
在受挫之后,把不良情緒通過合理的途徑傾吐出來,以獲得心理釋然和內心的平衡;
3.補償法
學生在某方面的目標受挫后,可通過其它途徑來實現另一可能成功的目標,作為補償代替,獲得心理平衡;
4.調整目標法
受挫后反思原目標是否符合實際,如不符合或超越實際,就重新修訂。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學會心理保健,學會自我調節,培養良好承受和克服挫折的能力。
我們無法左右世界,但我們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強大,在逆境來臨時,才不會被壓垮。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中,在重視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今天,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其實是對教育者自理自立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努力提高學生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化學生的挫折內驅力,幫助學生樹立上進心和自信心,消除挫折的負面影響,讓挫折成為新的起點、成功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