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艷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滿足學生的個別化需求,使得學生都能接受適合的數學教育,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奠定重要的基礎。那么,如何提高生活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讓這些孩子盡可能的多學一點數學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擺在數學老師面前最棘手的問題。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工作實踐作了認真地思考與總結,認為要提高生活數學的課堂學習效率, 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大的收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特殊學生大多存在生理缺陷,心理極其脆弱,很容易受到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一樣敏感,一觸即收。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學不會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躁,不能有任何的歧視、挖苦和打擊,以免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班里有一個女孩,叫衣明月,特別的膽小,我剛開始給她上課的時候,她都不敢和我說話,但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比較強。田策是個小男孩,智力不太好,學習知識比較慢,但是他很認真。孫喬,是個腦癱兒,智力正常,學習刻苦,自尊心特別強……了解了孩子的這些基本情況之后,在學習中我就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適時地表揚與鼓勵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通過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地樹立起了自信心。
二、合理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能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學習愿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活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利用圖片、實物、游戲活動、情境模擬、生活實踐等多種形式使教學形象化、生活化。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使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引人入勝,把抽象的學習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活用各種教學手段能集中智障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減輕疲勞程度,給智障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把知識較長時間地儲存在智障學生的記憶倉庫里。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多種方式幫助智障兒童從多元的角度進行認識,使智障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如在教學《軸對稱》 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軸對稱物體的圖片(北京天安門,獎杯,飛機…),讓學生直觀的觀察這些物體的特點,總結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左右兩邊大小相同,形狀相同。進而引出這一課的新知學習,這樣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習效率。
三、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把學習局限在教室的四周墻壁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有緊密的聯系,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特殊兒童就能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同時親身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悅,就不會覺得數學太過抽象而感到乏味。為了鍛煉孩子們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能力,學校組織了一次義賣活動,對孩子們自己織的圍巾、帽子、椅墊等進行展賣,在展賣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給顧客計算付多少錢找多少錢,切實體會到了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之后學習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動力更足了,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
四、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是有組織的認知活動,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要注意分層教學和個別化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只采取上大課的形式,沒有考慮每個同學的具體要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知識基礎的不同、智力程度的不同給他們分成若干個小組,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據每個學生所能吸收的進度安排課程。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只是通過教學完成任務就可以了,它再一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平臺。因此,課堂教學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實際出發,設計出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切實做到因人施教。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了三組,對他們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學習要求。A類:1、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圖形特征,能夠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軸對稱圖形的一條或者多條對稱軸。3、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知識自己設計軸對稱圖案。B類:1、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圖形特征,能夠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軸對稱圖形的一條對稱軸。C類:1、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圖形特征。2、能夠比較正確的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樣,每一類的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特殊兒童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
特殊兒童的學習方法比較死板,不夠靈活。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理念不及時更新,不能與時俱進,就會嚴重影響特殊兒童的數學學習。所以老師應該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在教學中要研究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并教給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總之,把握每一節數學課,讓教學更有實效性,是我們特校數學老師共同的追求目標。我們期待能用自己的努力,通過思考和交流,讓特校的數學課堂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