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朋舉
一、有關創新意識觀念的分析
(一)創新意識的概念
本文主要參考劉春學對創新意識的定義,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
(二)相關概念辨析
1.創新與創造
創新這個詞起源于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創新”和“創造”是近義詞,基本上屬于同一范疇。其主體都是人,其形成的結果都具備首創性,新穎性,價值性和實用性特征。二者側重點不同,創造強調的是新穎性和獨特性,著重指首創,是一個具體的結果,而創新則強調的是某種社會實現,是創造的過程和目的性結果,側重于宏觀影響的結果。
2.創新意識與創新素質之間的關系
創新素質是指一個人為社會增添、設計、創造新知識和新的物質或精神財富的品質及能力,包括主體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精神是個體在創新活動中所具有的積極的穩定的心理傾向,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種心理特征,是一種勇于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包括創新意識和創新個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可行性
(一)相關心理學研究基礎
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心理學研究認為人人具有創新潛能。創造力是多元的,創造并不神秘,人人具有。
(二)從課堂教學本身看
學科教學是創新教學的主渠道。我國學者林崇德認為,教學在學生心理發展中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教學是使學生心理發展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的必要條件。二是教學決定著學生心理發展的方向,速度和品質。三是教學使學生心理發展顯示出特定的具體形式和個別差異。在諸多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因素中,教學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三、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一,課堂氣氛沉重,學生心理負擔大,壓力重。第二,教學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以提高學習效果。學生是在教師、家長的雙重要求下被迫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第三,在課堂教學中,缺乏探究性學習。教師“講”學生“聽”,以“教”代“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失落,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受到剝奪。第四,教學內容涉及范圍狹窄,局限于書本,忽略了對周圍生活中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學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
(一)創設樂學氛圍,激發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可以促使學生從中得到激勵,使學生感到師愛的溫暖,感受到教師的殷切期望,并將其轉化為奮發向上的動力。
1.傾注愛心,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細心呵護創新的幼牙,以慈愛寬容之心啟發學生拓展思路,發揮創新潛能。教育者要承認差異,關注差異,看到差異在一定意義上是教育的財富,。
2.營造平等民主的氛圍,激勵創新
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有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師生情感融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才能萌發創新之芽,培養創新意識。
(二)創設情趣,孕育創新意識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創新的潛在力。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好奇心的培養,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樂于深入思索事物的奧妙;善于觀察特殊事物的現象,現其中的奇異,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
2.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潛在動力
興趣是人對一定事物和活動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內在的傾向性。在學校教育中要想實現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最大程度上去順應學生的興趣,恢復學生的天性。
實踐教學中,教學者隨時都應注意在教學內容時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時”,先介紹分數化小數的方法,又復習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然后再出示一些分數(如:3/8,8/25,3/20,1/14,4/9)。一般來講,學生都會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尋求答案。這時,可不失時機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隨意說出一個分數,老師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地說出這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信不信?”強烈的好奇心必定會讓學生紛紛發問,而教師則一一對答如流。此時學生求知欲極度旺盛,教師及時把這些最簡分數的分母分解分解質因數后判斷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很容易就能掌握了。最后,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尋找規律,總結出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什么樣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這樣,經教師引導啟發,學生主動探究,突破了難點。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初步學會了探索解疑的方法,而且誘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引導探究,在探究中培養創新意識
1.創設自主探索的機會,激勵創新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機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不僅是讓學生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還要讓學生通過這種體驗激勵其對知識的探索和創新。例如,在“池塘里有鵝16只,鴨9只,鴨比鵝少幾只?”這樣一個課堂教學片段中,為了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機會,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提出以下三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嘗試。(1)用兩種不同顏色圖片,各代表鴨和鵝,根據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擺一擺,移一移。(2)根據擺擺、移移,想一想怎樣才能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
2.在引導探究中發現問題
敢于質疑問難,善于發現問題是創造的火花。引導探究是指在學生對認知對象進行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適時的引導、點撥,達到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的目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注意每一環節的問題設計,從而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