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萍
一、寬松自由、活而不亂的音樂課堂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
自2001年起,國家先后出臺頒布了以審美為核心,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課程目標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音樂大綱》及《國家音樂教程標準》。新的教育理念著眼于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創造精神的鼓勵,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為基點,減少否定,支持學生的奇異思維,建立學生信心,使我們的教育提升一個高度。學生渴望新型的師生關系,渴望在課堂中多一些輕松,這就是學生心中的音樂課。營造一種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寬松、自由、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學習,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課堂氛圍問題,不僅限于課堂上采取一些措施,多搞幾個活動,它涉及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的各個環節,需要從多方面給予理解轉變。
二、轉變教學理念,是營造寬松自由、活而不亂的音樂課堂的基礎
1.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古訓。長久以來,教師總是用“填鴨式”的方法傳授知識,上課時應該規規矩矩的“聆聽”老師講課,老師們也時刻不忘自己的“主導地位”,在學生面前總覺得應該保持一份老師的“尊嚴”。老師總是扮演著“永遠正確”的角色。課堂上,教學的過程是小心翼翼地被控制在事先設定的思路中進行的,課堂紀律秩序井然,看似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了,但也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壓抑了課堂的氣氛。營造寬松自由,活而不亂的課堂氣氛,應當構建開放互動的師生關系。
2.要激發互動的參與意識
先明確幾個概念:主動參與——學生發自內心地、自覺自愿地參與;促動參與——通過外界因素激發,通過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來促使學生參與;被動參與——受外界因素強迫,學生本身無心里準備而又不情愿的參與。
對音樂教學來說,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促動參與都不可少。沒有主動參與,教學將會動而無序,活而無度,教學任務難以完成。相反,若無促動參與,學生的學習就很難圍繞教學任務來開展,主動參與也難有催化劑;而僅有促動參與,學生只能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難以發揮出主動性與創造性,不僅完不成教學任務,學生也不能獲得音樂審美愉悅的享受,更談不上提高自己的體驗和鑒賞能力。怪不得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我們不能總是領著學生走,必須使他自己學會分析作品,能對作品正確地進行評價。到那個時候,假如有某種惡劣的作品偶然落入他的手中,那也沒有什么了不得,他將會抵御這種惡劣作品的有害影響。”我想,這其中也不無道理。可見,主動參與和促動參與既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又是結果與原因的關系,沒有促動就很難有主動,沒有主動就不可能有進一步的促動。
3.要自如調控課堂教學節奏
寬松自由并不意味著教師放縱學生,聽之任之,否則,就會偏了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方向。教師如何把握放與收的關系,關鍵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圍繞音樂課的主題,有感情的主線,從靜態的感受到動態的變化,引導學生的思想深深地沉到音樂的主題中去,做到內心的感受與外部行動的統一和諧。二是要建立教學常規。注重學生課堂教學常規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至于在音樂開放活動時,課堂秩序出現混亂。
三、開放自由的教學環節是營造寬松自由活而不亂的音樂課堂的關鍵。在教學設計中具體做到以下四點
1.以情感教學為主線
可以說如果偏離了情感教學這條主線,那么音樂教學就會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起到陶冶情操、培養健全人格的目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在教學音樂作品時應精心設計,通過生動、直觀的感情途徑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殿堂,通過體驗作品情感,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和升華。當然,情感因素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盡力挖掘,同時也應遵循教學藝術規律,以及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才能運用好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2.以綜合音樂實踐活動為載體
音樂教育不應只局限于在“知識”、“學科”等狹窄的范疇內理解,而是要把“讓每一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的價值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體”的價值觀,綜合音樂實踐活動主要體現在聽覺、演出、指揮、創造、分析、評估等幾個方面。這些活動,能鼓勵學生就音樂的綜合理解作出判斷,并積極參與音樂創造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音樂分析與創作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律動、猜謎、游戲、合唱、舞蹈、器樂、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模式達到教學要求。
3.以拓寬音樂學習渠道為補充
一是拓寬教材。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也就是說教材僅是我們教學生的“材料”,而非我們教學的“內容”。開放教材就能打通課本世界與課外世界的聯系,把課本學“厚”,這樣不但增加了教學內容的新異度,而是使學生開拓了思維,豐富了想象,更重要的是促進教師和學生走出以教材為圍墻的城堡,把課教“活”、學“活”。二是教學途徑的開放。把封閉的課堂變成開放式課堂。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會。特別是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與網絡的建立,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學習手段,開辟了新的學習渠道,充分利用這些載體,開辟開放自由的音樂課堂,有助于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4.以賞識教育為動力
賞識教育即教師對學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教師一個賞識的眼神、鼓勵的語言、滿意的點頭、會意的微笑、親熱的手勢,恰是一縷輕風吹拂著孩子們求知的心扉,給孩子帶來莫大的歡樂和喜悅,讓孩子們敞開思維的大門,插上想象的翅膀。他們巨大的信心和更多的投入,有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是活躍課堂氣氛的精神支柱。
總之,音樂課堂應是音樂教師施展才華的陣地,是學生進行“美的體驗、美的探索、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成長”的樂園。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必能營造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寬松自由、活而不亂、充滿愛意、充滿生機的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