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就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其中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最基礎的維度,也是核心素養的最低層次目標,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是語言能力的延拓,是英語學習的最高境界和終極目標。
二、目前教學設計存在的弊端
課堂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不但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更能夠極大的帶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而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過于片面,只是應付考試,迫于老師父母的壓力,沒有足夠的興趣,目標不明確,總是被動的學習。怎樣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最終的目的。
三、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
以人教版新目標8年級上冊1單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A第一課時為例:教學目標中要把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品質放在首位:
Step1 出示目標
教學目標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敗,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備教材,備學生,背教學活動。根據教學目標分析本課重點,知識目標掌握本課基本短語及詞匯等基礎知識,能力目標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談論假期的事。情感目標是學生能夠與同伴分享自己美好的假期,同時培養旅游的文明意識,做一個文明的人。目標的確定為我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課前:我會放一些旅游的景點并配有音樂。為深入主題做鋪墊。
Step2 自主學習
此環節一開始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便是一個好的開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談話,游戲等巧妙的方法創設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快速的回憶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發言,敢于參與的習慣,讓學生在虛擬的語境中進行語言交流,激發興趣。
1)你們假期都去哪里了(以下皆以英文問答)
2)那們你們知道的旅游景點還有哪些?(如Tumen river...引開話題,讓學生思考)教師可以利用重點句型進行提問?Where did you go?學生在談論自己熟悉的景點時會表現的興高采烈,為接下來的話題和What did you do?時的組內自由談論做鋪墊。
3)導入主題,我的一個朋友也去了很多地方,自學課文第一頁短語及詞匯,然后回答問題。
4)教師可通過課件圖片的形式對每組成員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糾正發音。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Step3 小組合作
任務:根據試聽和出示本課Section A2d 主人公旅游的對話的視頻,組內交流分享一下你的旅游經歷,編成對話,小組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流能夠更好的與他人分享,溝通,通過尋找句型,編對話,鍛煉了孩子的思維品質和創新的學習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學生掌握知識同時發展了能力,甚至背下2d對話的模式。
Step4 展示提升
在交流展示中,正是虛擬情景的演繹,也是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關鍵,教師在此環境中應注意多鼓勵學生,給予更多的背景知識,豐富交流的內容(在背景ppt中呈現),當然,這也是發現不足最多的地方,老師應抓住機會進行重難點知識講解和提升。適時給予指導。學生及時總結,做筆記。并適當滲入文化意識及人文情感,如問:What did you buy for your parents?Did you feel happy?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引發學生思考,各抒己見,如旅游的文明事宜,不忘回來給父母帶禮物等來達到情感目標的升華。
Step5 當堂檢測
本節課我采用一張紙的教學測驗,分為ABC三個層次,由簡單到難,A部分是重點知識短語詞匯,B部分是挖空對話,C部分是記一次旅游經歷的寫作。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擇行的測驗,最后組長進行檢查,寫作由老師批閱。這種測驗方式不僅給各個層次的學生增強了信心,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學習,用于探索,用于超越的品質,提高了整體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讓每一個人都獲得成就感,學有所獲。
由圖1可見本節課的主要環節流程圖:
四、總結
本課在聽說課堂中融入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英語思維和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及情感態度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語言鍛煉思維,提升意識直至情感的升華,環節緊湊流暢,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由此可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是一個復雜的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去精心設計教學流程,但有一點是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學生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承擔對社會的責任。英語教師更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把教學融入生活,創設實際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熟練運用,體驗成就,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社會人才。當然再此設計過程中還會存在不足,需要教師反思和逐步改進,探索和研究,一同朝著綠色的可發展教學道路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