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錦福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許多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數學教學一直是教師和學校密切關注的重點。但是由于小學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遇到問題常常退縮回避,同時孩子的自制力也比較差,在課堂上經常開小差,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一旦學習效果不如人意就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所以數學教學常常事倍功半。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許多的教學方法,其中教育游戲法成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課堂。
一、通過教育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本身知識點繁多,有的問題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很多學生由于認知水平的差異,常常無法快速、正確地完成數學運算,這就導致他們很容易就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覺得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從而產生厭煩心理。教育游戲教學法的提出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眾所周知,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游戲可以十分輕易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是孩子建立起數學學習自信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通過游戲進行數學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很好的將知識點融入游戲中去,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去理解知識點、運用知識點,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例如,在進行《二十四小時計時法》這一部分的教學時,就可以采取教育游戲來幫助教學。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二十四小時的知識點后可以通過“找朋友”的游戲來鞏固知識點,教師可以把班級的學生分為兩個大組,兩個組一個代表上半天,一個代表下半天,只有互相找到數字相同的小伙伴才算贏得一天,能夠獲得老師的獎勵。例如,2點對應14點、6點對應18點等。學生隨意分配數字,只有找對搭檔的小朋友才能夠擁有一個完整的太陽,哪個小組最快配對就可以贏得最多的太陽。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不但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二、通過教育游戲,幫助學生聯系實際
數學是一門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的學科,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點非常基礎,很多都可以和生活聯系起來。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有時只是根據書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對公式生搬硬套,難以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的知識運用往往達不到要求,只會“紙上談兵”。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教育游戲建立起生活中的情境,通過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游戲來講知識點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想要通過游戲來使知識能夠運用于生活,首先就是要建立起一個和知識點緊密貼合的生活情境,通過虛擬的場景來模擬現實生活。例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中就可以建立起一個生活場景來進行游戲。例如,讓學生分別扮演攤販、爸爸、媽媽和小寶寶,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模擬的市場練習,教師可以規定要買的東西。例如,媽媽需要一支口紅,爸爸想要煙等,然后讓小販定價,爸爸媽媽通過購買東西來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將理論應用于現實生活,不但對知識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一種數學思維。
三、通過教育游戲,適應學生個性差異
我國小學大都采取大班教學,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如果只是依據書本進行死板的教學,那么一部分的學生難以理解知識點,另一部分的學生覺得太過簡單,無法達到教學目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教育游戲來對學生進行區分,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游戲,各得其所。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課中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水平來進行游戲。首先將學生根據水平差異分成兩組,第一組水平較低,第二組水平較高。教師可以制作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第一組的學生負責量出長方形的長、寬、高并且計算出表面積,第二組的同學負責將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拼在一起,計算怎樣能夠使拼出的東西表面積更大。最后成品表面積最大的學生獲得勝利。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使水平較低的學生建立起學習信心,使水平高的學生不會驕傲自滿,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結語
教育游戲新鮮有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督促學生進步,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保持學生的學習勁頭,是一種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教育游戲在小學課堂的使用要有合適的分寸,游戲的目的是傳授知識,不能本末倒置,要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