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摘 要】 目的:不同劑量激素聯合環孢素(CSA)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IMn)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特發性膜性腎病(IMn)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每組各60例,常規組實行小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觀察組實施實行中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率、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24h尿蛋白量以及血清白蛋白明顯優于常規組,組間比較有一定的差異性,P<0.05。但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特發性膜性腎病的治療中,采用到中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有著更佳的療效。
【關鍵詞】 不同劑量激素;環孢素(CSA);特發性膜性腎病(IMn);療效;不良反應
臨床上,成人腎病綜合征之一即特發性膜性腎病[1],患病之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所以十分有必要對這一疾病的治療方法作相關的研究[2]。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特發性膜性腎病(IMn)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每組各60例。常規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30~52歲,平均年齡為(42.11±15.67)歲。觀察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32~55歲,平均年齡為(43.38±14.98)歲。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確認為特發性膜性腎病,且對周期那個同意書進行了簽署。
1.2 方法
常規組實行小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即0.15mg·kg-1·d-1潑尼松加2.5mg·kg-1·d-1環孢素治療,觀察組實施實行中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即0.4~0.5mg·kg-1·d-1潑尼松加2.5mg·kg-1·d-1環孢素治療,若患者1個月之后沒有明顯減少尿蛋白,那么需逐步增加到3.0~5.0 mg·kg-1·d-1的劑量[3]。用法:每天讓患者晨起頓服潑尼松[4],早上十點和晚上十點服用環孢素。當患者的病情有所緩解之后,可隔4周,要讓患者減少5mg的劑量,直到完全停用。當患者病情改善顯著之后,每3個月或者半年,減少20%~25%的環孢素劑量[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率、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沒有顯著改善。有效: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大于30g/L,24h尿蛋白量維持在0.3~3.5g范圍內。腎功能趨于穩定。顯效: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大于35g/L,24h尿蛋白量小于0.3g。腎功能保持正常。
1.4 統計學分析
把所收集到的數據納入SPSS 21.0進行數據分析,分別以(±s)和(%)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分別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差異,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之后,常規組有18例患者治療無效,30例患者治療有效,12例患者治療顯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0.0%。觀察組有4例患者治療無效,36例患者治療有效,20例患者治療顯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3.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常規組高,比較兩組,有一定的差異性,χ2=0.0009,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
常規組患者24h尿蛋白量為(3.88±2.98)g、血清白蛋白為(32.78±7.44)g/L。觀察組患者的24h尿蛋白量為(2.19±2.03)g、血清白蛋白為(36.82±7.57)g/L。觀察組的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標要優于常規組,對比兩組,差異顯著,P<0.05。t24h尿蛋白量=2.0662,t血清白蛋白=2.334,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常規組有2例患者出現牙齦增生,3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5例患者出現泌尿系感染,3例患者出現血壓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觀察組有2例患者出現牙齦增生,2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4例患者出現泌尿系感染,4例患者出現血壓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χ2=0.8221,P>0.05。
3 討論
作為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的一種,環孢素可在T細胞抑制免疫反應作用[6],將抗蛋白尿的效應發揮出來,而且可直接地在足細胞上作用,使尿蛋白的排泄得以減少。但是環孢素的長時間使用,極易引起不良反應,因此需引起重視[7]。
在本文的研究當中,選取120例特發性膜性腎病(IMn)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組實行小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觀察組實施實行中劑量的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從最終的研究結果來看,治療之后,常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常規組高,比較兩組,有一定的差異性,P<0.05。同時,觀察組的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標要優于常規組,對比兩組,差異顯著,P<0.05。然而,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這代表,劑量的潑尼松聯合環孢素治療方法的應用能夠保障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改善患者的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標[8]。
總而言之,相比于小劑量潑尼松和環孢素的聯合治療,中劑量潑尼員松聯合環孢素應用到特發性膜性腎病的治療中,有著更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謝泉琨,黨勇.火把花根片聯合厄貝沙坦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中度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12):1070-1071.
[2] 陳以平,鄧躍毅,倪兆慧,等.中醫方案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 腎病綜合征的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2,13(06):471-474.
[3] 左科,李世軍,吳燕,等.雷公藤多苷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4,23(06):507-511,545.
[4] 劉威,劉昊虹,周兵,等.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與環磷酰胺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7,18(04):338-339.
[5] 潘紅梅,孫彥榮,胡志娟,等.黃葵膠囊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低危患者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21):3271-3273.
[6] 李舒,王玲,張敏芳,等.環磷酰胺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療效和預測因素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5,31(11):801-810.
[7] 阿爾帕提·阿不力提步,李素華,米娜瓦爾·玉努斯,等.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對特發性膜性腎病的療效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12):1518-1522.
[8] 郭艷紅,鄭丹俠,王悅,等.特發性膜性腎病相關抗原M型磷脂酶A2受體和1型血小板反應蛋白7A域的研究進展[J].中國綜合臨床,2017,33(03):28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