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政瑤
【摘 要】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1],生育期婦女發病率高達51.20%~60.0%。宮頸肌瘤(The cervical myoma)是子宮肌瘤的特殊類型,發生率約占子宮肌瘤的2.2%~8.0%。宮頸肌瘤生長部位低,或長入腹膜下或闊韌帶內,緊靠周圍血管、輸尿管及其他盆腔臟器,血供豐富,使周圍臟器移位,擾亂正常解剖,增加手術難度和并發癥的發生率[2]。筆者收集1例發生中年女性宮頸前壁的巨大子宮肌瘤,由于肌瘤位置臨近輸尿管,術中輸尿管離斷,行輸尿管吻合術,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 子宮肌瘤;婦科查體;盆腔底部;超聲診斷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39歲,主訴為:“發現子宮肌瘤6年,腹脹半年”,門診以“盆腔腫物,性質待診”收入院入院,既往子宮肌瘤病史,(具體不詳),1年前出現月經量增多,約為既往經量2倍,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可自捫及腹部包塊,伴輕度排尿困難、尿不盡及排便困難,無陰道流血及排液。婦科查體示:外陰發育正常,陰道通暢,宮頸無法暴露及觸及,盆腔捫及巨大實性包塊,上緣至劍突下,下緣至盆腔底部,突向陰道,雙側附件區未觸及異常。婦科超聲示:因團塊遮擋,子宮及雙側卵巢未探及。盆、腹腔內見巨大的不均質混雜回聲團,其上緣達劍突下,雙側緣幾乎達腋后線,團塊以實性低回聲為主,形態欠欠規則,邊界欠清,CDFI:其內可見較豐富血流信號,超聲診斷:盆腹腔巨大包塊,來源待診。
盆腔CT提示:盆腹腔內見巨大實性腫塊影,病變占據整個腹腔,大小約為266mm×180mm×284mm,CT診斷為:盆腹腔巨大實性占位性病變,子宮來源可能性大,巨大子宮肌瘤可能性大,不除外惡變。
輔助檢查:血常規示:Hb:71g/l;女性生殖腫瘤標志物:CA125、CA199、CEA、AFP、HE4大致正常。與家屬充分溝通及交流后,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子宮多發肌瘤,大者位于宮頸部位,直徑約30cm,左側盆壁腹膜與腫瘤粘連緊密,右側盆壁及子宮前后壁未見明顯粘連,雙側附件形態大致正常。根據術中情況,行全子宮切除術,術中處理子宮動靜脈時,由于左側輸尿管被包饒于左側迂曲擴張血管及宮頸肌瘤中,游離并切斷,切除子宮后,急請泌尿外科上臺,行輸尿管縫合吻合,置入雙J管。術中冰凍示:子宮良性腫瘤,術后病理示:子宮平滑肌瘤,增殖期狀態子宮內膜,免疫組化結果:SMA(+),Caldesmon(+),CD10(-),Calrentmm(-),Ki-67(+)<1%,術后診斷為:宮頸肌瘤。
2 討論
宮頸肌瘤是子宮肌瘤的一種特殊類型,按其生長部位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前壁、后壁、側壁及懸垂型(黏膜下宮頸肌瘤)[3],亦可多方向生長。主要病因尚未明確,目前認為與子宮肌瘤的病因大致類似,因好發于生育年齡,青春期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退,提示其發病可能與女性雌激素有關。多數學者認為,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4];臨床表現可分為子宮出血、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疼痛、白帶增多、不孕及流產、貧血[5]。宮頸肌瘤由于缺少自覺癥狀, 發病時肌瘤直徑較大, 嵌頓在盆腔內, 或巨大宮頸黏膜下肌瘤嵌頓在陰道內, 擾亂正常解剖,給診治帶來困難, 甚至誤治。
本例診斷分析:1)患者,女,39歲,生育期女性,既往有子宮肌瘤病史,自捫及下腹巨大包塊,自覺月經增多,尿頻、尿急及排便困難,無陰道異常排液及流血。2)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 陰道通暢,宮頸無法暴露及無法觸及,盆腔捫及巨大實性包塊,上緣至劍突下,下緣至盆腔底部,突向陰道,雙側附件區未觸及異常。3)超聲示:因團塊遮擋,子宮及雙側卵巢未探及。盆、腹腔內見巨大的不均質混雜回聲團,其上緣達劍突下,雙側緣幾乎達腋后線,團塊以實性低回聲為主,形態欠欠規則,邊界欠清,CDFI:其內可見較豐富血流信號,超聲診斷:盆腹腔巨大包塊,來源待診。4)CT示:盆腹腔內見巨大實性腫塊影,病變占據整個腹腔,大小約為266mm×180mm×284mm,邊界較清,其內密度不均,可見片狀低密度灶,增強掃描可見多發線狀供血血管影,盆腔腸管受壓向上推移,子宮受壓向前、向上推移,子宮上下徑較長,病變與子宮分界不清;雙側附件顯示不清,直腸壁不厚,雙側髂血管走形區未見明顯腫大的淋巴結,診斷:盆腹腔巨大實性占位性病變,子宮來源可能性大,巨大子宮肌瘤并變性?不除外惡變。5)血常規示:Hb:71g/L,女性生殖腫瘤標志物:CA125、CA199、CEA、AFP、HE4大致正常。初步診斷為:盆腔腫物,中度貧血。鑒別診斷:1)妊娠子宮:患者無停經史,陰道超聲顯示子宮正常大小,可排除。2)宮頸惡性腫瘤:術前行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示:正常,患者無異常陰道流血流液。3)腹膜后腫物:CT示直腸厚度正常,腫物來源于子宮。
宮頸肌瘤的治療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可根據肌瘤的大小及位置行腹腔鏡、開腹、經陰切除子宮或肌瘤[6]。此患者腫物較大且診斷尚不明確,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較大者肌瘤主要位于宮頸,與膀胱、輸尿管聯系緊密,無法行單純子宮肌瘤切除術,行全子宮切除術。術中見左側輸尿管被包饒于左側迂曲擴張血管及宮頸肌瘤中,游離并切斷,切除子宮后,急請泌尿外科上臺,行輸尿管縫合吻合,置入雙J管。術后尿管通暢,總住院天數14天,術后隨訪無明顯異常。
3 總結
目前宮頸肌瘤發病率日漸增加,早期臨床表現又缺乏特異性,其診斷有賴于結合病史特征、影像學檢查、婦科檢查。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模式,因肌瘤與膀胱、直腸、輸尿管聯系密切,術前應充分評估肌瘤的位置與大小,與家屬充分溝通交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術中應充分暴露臨近器官,下推膀胱,游離輸尿管走向,如有輸尿管離斷,應及時進行輸尿管吻合[7]。通過此病例,我們對巨大宮頸肌瘤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便于更好的解決患者的臨床問題。
參考文獻
[1] 鐵煒煒,葛芬芬.宮頸肌瘤不同治療方法臨床療效比較分析 [J].現代實用醫學,2017,(02):234-235,248.
[2] 佟玲玲,敖禹,盛敏佳,等.腹腔鏡輔助下巨大闊韌帶肌瘤核出1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11):2014-2015.
[3] 易曉芳.宮頸肌瘤診斷與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06):89-90.
[4] 陳文瓊,邵元平.巨大宮頸肌瘤1例[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08):102.
[5] 孔憲超.子宮頸良性腫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4,(07):8-9.
[6] 陶萍.宮頸肌瘤的臨床術式探討[J].河北醫學,2012,(04):488-490.
[7] 張玲.宮頸巨大肌瘤術中輸尿管損傷23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08):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