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芹 李巖巖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接受西藥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1)治療后,觀察組排卵期雌二醇(250.3±54.2)pg/mL、卵泡刺激素(10.5±7.3)U/L,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2)隨訪1年內,觀察組妊娠30例,占60.0%;對照組妊娠18例,占36.0%,P<0.05。3)觀察組50例,3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納差1例,口干舌燥1例,乏力1例),幾率6.0%;對照組50例,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納差2例,口干舌燥1例,乏力1例),幾率8.0%,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效果顯著。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療法;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性激素指標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壓力的增加,不孕不育的發病幾率顯著上升。相關研究資料統計,內分泌失調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約占不孕癥總例數的40%[1]。傳統西醫西藥治療本病的效果不理想,且藥物不良反應較大,為探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療效,本文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2]。2)患者雙側輸卵管無堵塞。3)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嚴重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2)患者配偶精液異常導致的不孕。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為(32.5±3.0)歲,不孕2.5~11.0年之間,平均(4.1±1.1)年。觀察組50例,患者年齡24~38歲,平均(32.0±2.0)歲,平均(3.9±0.8)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克羅米芬治療(生產廠家:上海衡山藥業集團;生產批號:H31720110),1日1次,1次50~100mg,月經第5日始,連續服用5日。與此同時,監測患者卵泡,直徑超過18mm后注射HCG(生產企業: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準字號:國藥準字H44020674)5000~10000U促排卵,一般在月經周期10~14天,叮囑患者在這一期間同房。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1)在月經期間服用中藥,藥方:熟地黃20g,益母草30g,當歸12g,赤芍藥10g,雞血藤15g,澤蘭10g,牛膝10g,川芎12g,香附10g,水煎服,1天1劑,連續4天。2)卵泡期,月經第 6~12天服用如下藥方:熟地黃20g,山藥20g,當歸10g,菟絲子15g,紫河車10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水煎服,1天1劑,連續4天。3)排卵期,月經第13~16天服用如下中藥方劑:當歸12g,柴胡12g,覆盆子15g,女貞子15g,蛇床子15g,佛手12g。水煎服,1天1劑,連續4天。4)黃體期,月經第17~28天,服用如下方劑:淫羊藿15g,巴戟天15g,仙茅15g,女貞子12g,菟絲子12g,柴胡10g,川芎10g,白芍藥10g,雞血藤10g。水煎服,1天1劑,連續6天。
1.3 觀察指標
1)對患者隨訪1年,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排卵期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指標。2)隨訪期間內,比較兩組再妊娠率情況。結合患者病史、B超檢驗結果以及妊娠試驗等,確定患者是否妊娠。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性激素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排卵期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排卵期雌二醇(250.3±54.2)pg/mL、卵泡刺激素(10.5±7.3)U/L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妊娠情況比較
隨訪1年內,觀察組妊娠30例,占60.0%;對照組妊娠18例,占36.0%,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50例,3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納差1例,口干舌燥1例,乏力1例),幾率6.0%;觀察組50例,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納差2例,口干舌燥1例,乏力1例),幾率8.0%,P>0.05。
3 討論
我國中醫主張,不孕癥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足等因素導致的,單純西醫治療效果不明顯,在中醫辯證基礎上進行對癥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受孕能力。
在月經期的藥方中應以補血活血、祛瘀生新為主,雞血藤、當歸等補血活血,益母草祛瘀生新,澤蘭、香附、柴胡等有通經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積極糾正患者內分類紊亂癥狀,提升受孕能力[3]。在卵泡期間,患者主要問題在于腎氣不足,服用熟地黃、山藥、當歸、五味子等重要起到補氣血、益精益腎功效。排卵期應以活血行氣、補腎為主,當歸、柴胡升陽補血,女貞子、蛇床子溫腎壯陽,覆盤子強腎助陽[4]。黃體期應以補腎安胎為主,巴戟天、女貞子、菟絲子、淫羊藿起到溫補腎陽的作用,仙茅起到益精補髓之功效,諸藥合用,起到促黃體、補腎養肝之功效[5]。通過本研究證實,觀察組排卵期性激素指標、妊娠率以及并發癥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綜上,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性激素指標水平,促進患者妊娠,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王云鳳.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06(35):87-88.
[2] 周觀彥,張偉,舒樂.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5,37(16):2492-2494.
[3] 黃麗平,蘇秀梅.腹腔鏡手術聯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4,04(07):208-209.
[4] 司守娜,柳書勤.腹腔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4):3805-3806.
[5] 黎月瑩.淺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應用在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中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