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俊
【摘 要】 目的:探析和研究外科手術對人體甲狀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進行外科手術的50例患者,通過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所有患者術前術后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對治療前相比,所有患者治療后的T3、FT3等得到明顯降低(P<0.05),而T4、FT4、TSH與治療前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所有外科手術后,患者的T3、FT3均會得到改善,而T4、FT4、TSH等根據患者手術位置的不同得到不同變化,外科手術對人體T3、FT3存在積極影響,對T4、FT4、TSH的影響根據手術部位而定。
【關鍵詞】 外科手術;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國每年車禍等事故日益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科手術的工作量,也會社會和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尤其是顱腦損傷,根據大量調查研究得出,人體多處器官與甲狀腺激素存在著直接關系,當人體器官功能下降時,患者甲狀腺激素也會隨之變化,比如手術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傷,當前,國內外圍繞手術對甲狀腺激素的影響開展大量研究,但都局限在特定的手術上[1]。本文作者選取50例外科手術患者,研究外科手術對甲狀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的影響,研究詳細過程和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進行外科手術的50例患者,手術類型:25例非顱腦手術(9例婦科手術、9例骨科手術、7例心臟手術)、25例顱腦手術,患者年齡最小值24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42.16±3.75)歲;其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19例。所有患者在病程、疾病類型以及發病原因等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能進行比較。
1.2 入組和排除方法
入組方法:由X線片檢測以及病情診斷符合外科手術臨床標準者;患者和家屬知曉手術方案,且同意手術治療者;臨床手術治療依從性較高者;排除方法:在發病前患者甲狀腺激素存在異常者;接受過甲狀腺手術者;處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患者;智力、精神以及意識異常者;以往接受過心腦血管等大型手術者;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異常者。
1.3 方法
在外科手術開始前和術后72h分別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的四周靜脈血,抽取量為3mL,靜置在室溫中,保持6h后,進行離心操作,頻率為3000r/min,操作持續10min,然后提取血清,放置在-20℃的溫度內冷凍保存,等待進行統一檢測,檢測儀器采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分別檢測血清中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等激素水平,得出、分析和對比檢測結果[2]。
1.4 評析標準
本研究患者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均采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查,以此對比手術前后的血清甲狀腺激素變化情況,而且整個檢測過程由兩個及以上的專業人員負責開展,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相關性分析可采用Pearson進行檢驗,得出分析r值。
1.5 統計學處理
患者甲狀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均借助SPSS 21.0軟件分析和統計,計量資料行t檢驗,表述用均數±標準差(±s),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表述用百分率(%),P表示兩組比較差異,當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 術前后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結果
患者術后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與術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而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等與術前相差不多(P>0.05)。詳細如下表1所示。
2.2 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相關性分析
從表2數據可知,患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與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存在正相關性的變化關系。
3 討論
對人體來說,甲狀腺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也是最大的人體內分泌腺體,主要可分泌出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這兩種物質均是碘化氨基酸,主要用于調節人體下丘腦--腦垂體系統,發揮著自我調節的作用,以此保證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的平衡狀態,通常甲狀腺由促甲狀腺激素(TSH)進行控制,從而分泌出T3和T4兩種物質,另可以分泌出rT3,但數量較少,血液中的rT3和T3大部分是通過T4代謝得來。根據國內外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手術后,患者體內的T3、rT3以及T4等會出現變化,其中許多結果顯示,出現低T3綜合征的原因是手術、疾病以及創傷有關,也是其共同反應,許多專家認為手術后,患者體內的T3水平會降低,這是因為人體代謝功能變化以及應激反應減少T4分泌量,從而抑制5-脫碘酶活性,最終導致T4減少轉化成T3,而低T3綜合征對人體的影響好壞,目前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部分研究認為低T3綜合征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而另一些研究認為低T3綜合征會傷害人體[4]。
從本次研究結果得出,手術后,患者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與術前比較得到降低,比較差異明顯(P<0.05),而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等與術前無統計學差異(P>0.05),并且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與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的變化呈現出正相關性,由此可見,T3和FT3是外科手術或者創傷的共同反應,而T4、FT4、TSH等根據手術位置的變化而改變,術后若患者TSH水平降低,可能與手術對患者器官組織的牽拉作用有關,所以對腦損傷或者器官損傷患者補充適當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是否有益于患者機體恢復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高嵩,嚴潔,許紅陽,等.不同體外循環時間對心臟外科手術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7,57(22):40-41.
[2] 殷劍光,談堅.結節性甲狀腺腫術后促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7,26(11):1466-1471.
[3] 鈕清,顧天偉,楊東輝,等.甲狀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身體組分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07):599-603.
[4] 劉鴻瑜,吳珊珊,張少波.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膽管結石復發相關性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15,23(05):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