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麗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康復護理當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本研究患者入院時間為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共選入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所有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分為觀察組患者29例、對照組患者29例,對于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服務進行干預指導,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存在有差異性,觀察組患者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進行康復護理過程當中,為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并且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優質護理;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
精神分裂癥患者因為自身疾病等影響使得患者的思維方式、情感態度和行為能力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失,優質護理能夠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干預,主要是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為患者開展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工作,為患者能夠在護理干預過程中提供比較全面的護理服務[1]。本研究基于此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對于精神分裂癥在康復護理過程中應用的效果,并且將主要的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患者均來自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本研究選擇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29例患者。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3∶16,患者的年齡為21~59歲,平均年齡為(38.2±11.4)歲;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14∶15,患者的年齡為22~58歲,平均年齡為(36.7±10.5)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經過臨床檢驗和診斷,均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比較,本研究兩組患者之間沒有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本研究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需密切對患者的各項臨床表現進行觀察,做好對患者的各項心率、血壓等監測。觀察組患者配合采用優質護理服務,進行康復護理指導,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環境護理: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因為情緒極不穩定,所以良好的病房環境設置是臨床護理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護理人員,應強化對于病房的管理工作,在病房當中需要張貼一些水彩畫和油畫等等,這些能夠有效地布置溫馨的環境[2-4]。還要注意患者病房的通風和換氣,確保病房的溫度和濕度適宜,要保證病房的衛生和安靜,能夠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
2)開展豐富的娛樂活動: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興趣和愛好,為患者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娛活動,有效豐富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休閑生活。在一些重大的節日或者生日的時候,可以邀請患者和家屬一同在病房開展一些聚會活動,這樣能夠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懷,也能夠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照顧[5-6]。
3)健康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強化對患者健康指導,使患者能夠對精神分裂癥的發病因素治療方式都有所了解,使護理人員能夠掌握一定的自我護理的方式,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發病特點,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過一對一的交流和集體教育等相結合的方式,使患者和患者家屬都能深入的對于疾病知識進行了解,以便于配合做好各項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
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鼓勵患者進行心理情緒的發泄,護理人員應該做好傾聽的工作,適當的時候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擁抱,給患者一個微笑和贊揚,這些都能夠在患者心里留下一些好的回憶。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這能夠使患者時刻的保持輕松的狀態。
5)生活護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能力受到嚴重的損傷,所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的時候,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生活的護理和指導,比如說應該定期對患者進行床單的更換,告知患者應保持衛生的清潔,并且注意患者的手部清洗。針對一些存在有飲食困難的患者,需要適當地協助患者進行飲食干預。
1.3 觀察指標
對本研究所有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結束以后的護理有效率和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選擇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研究對象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的版本為IBM SPSS 26.0,本研究所有的計數資料均采用卡方值(χ2)檢驗,兩組數據之間采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存在有差異性,觀察組患者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康復護理過程中應用的效果,從本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的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能夠證實優質護理在進行干預過程當中體現出的價值。優質護理服務是一種全新的臨床護理干預理念,其能夠在護理過程當中以患者為中心,結合精神分裂癥患者實際需求,為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可以全方面地保證患者的護理質量,所以可以取得良好的護理價值。綜上所述,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進行康復護理過程當中,為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并且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于新萍,于新紅.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44):13-27.
[2] 何如冰,胡建平,郝軍峰,等.多元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07):21-22.
[3] 陳碧清.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老年期的康復護理方法[J].中國衛生產業,2014,02(03):45-46.
[4] 李玲,龍梅香,李艷紅,等.精神分裂癥采用人性化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0):91-92.
[5] 姚志珍,徐琦,吳留發,等.社區日間照料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4,34(06):832-833.
[6] 李小紅.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應用效果[J].今日健康,2016,15(10):21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