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摘 要】 目的:探討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方法:選取本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15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分析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之后,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結果:根據調查分析結果,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傳染等方面。結論: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科室領導應加強防范,制定并實施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從而消毒安全隱患,提高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關鍵詞】 消毒供應室;護理;安全隱患;對策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整個醫院醫療器械及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裝等工作,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醫院的聲譽[1]。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面臨著很大的護理風險,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若要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則需找出其中的安全隱患,并制定可行的防范對策。本研究選取15名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其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對策。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消毒供應室的15名工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工作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4~48歲,平均年齡(34.41±6.62)歲。本科7人,大專4人,中專4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5人,護師5人,工人3人。
1.2 方法
向15名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每人一份。調查內容包括: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工作能力、工作紀律,藥品、器械的回收、清洗及消毒情況,無菌物品的打包供應情況,等等。
2 結果
發放的15份調查問卷全部有效回收。經分析,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傳染等方面。
3 討論
3.1 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分析
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主要體現在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傳染等方面。下面筆者進行詳細的分析。
1)清洗消毒方面的安全隱患。部分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存在著清洗消毒觀念薄弱的問題,他們沒有認識到醫療用品清洗消毒不合格對患者的影響和危害,清洗方式還停留在手工清洗,導致清洗消毒質量低下,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
2)工作流程方面的安全隱患。工作流程是護理工作人員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與規范。雖然目前各醫院的消毒供應室都制定了消毒工作流程,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導致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增多[3]。例如,工作人員因工作繁忙而沒有嚴格遵照工作流程來分類回收各類醫療用品,或者沒有遵照工作流程來保養滅菌器,導致滅菌器受到污染,使用壽命縮短;又或者沒有按照流程來包裝、存儲、發放已經清洗消毒過的醫療器械,導致醫療器械被污染。
3)傳染方面的安全隱患。消毒供應室所回收的醫療器械、物品來源于醫院的各個科室,這就決定了其傳染源途徑復雜。在工作當中,工作人員可能因為回收分類處理某些醫療器械物品而被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感染,或者因為操作不當而被割傷、刺傷、燙傷,或者因為接觸到了腐蝕性強的消毒劑而發生身體上的損害。
3.2 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防范對策
從以上分析可知,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為提高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工作人員應加強防范。下面,筆者就上述幾點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1)加強集約化管理。本科室的工作人員應多參加相關的交流會、知識講座及培訓活動,自覺提高自己的清洗消毒觀念,在工作當中認真執行清洗消毒的工作流程,確保醫療器械的滅菌質量,控制醫院感染。
2)優化工作流程。①優化物品回收流程。本科室應與其他各科室進行有效的溝通,醫用品的使用方先將可重復使用的醫用品封閉好,之后再由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來回收,雙方加強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如果醫用品被特殊傳染病污染過,則使用者先進行雙層封閉,在外包裝上注明感染病名稱,之后再由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單獨回收。②優化物品分類流程。將醫療用品回收之后,先把它帶到去污區清點、核查、分類,之后再進行清洗和消毒,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交叉感染。③優化物品清洗流程。一般而言,常規器械使用機械清洗,而結構精密的器械采用手工清洗[4]。在清洗時,需遵照沖洗、洗滌、漂洗、終末漂洗的清洗流程,提高清洗合格率。④優化物品消毒流程,一般情況下首選濕熱消毒,若條件不允許則選擇化學消毒。⑤優化物品干燥流程,有條件的醫院一定要選用干燥設備完成物品干燥工作,不能直接用布擦干。⑥優化器械的包裝工作。一方面,在包裝前先檢查包裝材料是否完整無破損;另一方面,包裝時應用化學指示膠帶封貼,在上面標上物品名稱、滅菌期限、包裝人、質檢人等信息[5]。⑦優化物品滅菌工作。工作人員在對物品進行滅菌時,嚴格遵照《消毒技術規范》來使用滅菌器,嚴格遵照滅菌操作規程來完成滅菌工作。⑧優化無菌物品的管理。先在所有經過滅菌且滅菌合格的物品上標明滅菌日期及有效期,并做好相關的記錄;之后再將無菌物品分類;最后把無菌物品放在無菌物品存放間[6]。⑨優化無菌物品的存放環節。首先,在發放無菌物品方面,應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即那些無菌物品先被存放進來,則發放時優先將這些無菌物品發放出去。其次,發放無菌物品時,應二次檢查,確認沒有差錯之后再進行下一步。最后,將無菌物品放在專用的無菌車上,發放到各個臨床科室。
3)加強傳染因素的控制。①禁止工作人員用手直接接觸污染物,在工作開始前及工作結束之后嚴格按照七步法洗手;②在工作時戴好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定期更換防護服;③加強操作能力,盡量減少操作失誤,防止自己被銳器刺傷;④當化學制劑飛濺到皮膚上時,立即用活水沖洗,并采取補救措施;⑤加強設備的檢修和維護,確保設備能夠正常工作,從而避免燙傷、感染;⑥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勞累過度;⑦加強新員工的培訓和考核,只有成績合格的才能上崗;⑧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謹防交叉感染。
3.3 結語
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較多,歸納起來可分為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傳染三個方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應加強防范,提高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曹函.針對性監管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安全隱患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9):180-181.
[2] 高心愛.淺析消毒供應中心安全隱患及護理策略[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9):68.
[3] 劉菊花,胡紅巖,馬春艷.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風險隱患及防范對策研究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32):6589-6590.
[4] 丁文娟.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的風險防范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17(23):176,184.
[5] 陳美玲.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及解決措施[J].醫學信息,2015,(36):229-230.
[6] 張美英.對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探討[J].中國醫學裝備,2014,(s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