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丹·斯拉木
【摘 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80例患者,以護理方式為依據,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健康指導,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提供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兩組健康教育內容一樣,采用不同形式,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Hbalc、FPG與2hPG等血糖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相較于對照組的67.50%更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中,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促使護理滿意度提高。
【關鍵詞】 2型糖尿??;優質護理干預;常規護理;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并沒有完全喪失,部分患者體內甚至會產生過多胰島素,但效果較差[1]。該疾病的出現和患者生活方式、種族因素、年齡因素、環境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具有密切相關性,可誘發皮膚瘙癢、糖尿病足以及視網膜病變等多種并發癥,尤其是使患者面臨巨大壓力。為此,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F階段,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本院將信息化管理應用于健康教育過程中,信息化管理體現在微信應用及信息化檔案管理中,取得顯著效果。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獲得了顯著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于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8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掌握微信的使用。以護理方式為依據,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2.56±6.69)歲,平均病程(4.28±1.09)年。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3.02±7.25)歲,平均病程(4.32±1.07)年。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差異具有對比價值,P>0.05。
1.2 方法
兩組健康教育內容一樣,采用不同形式,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微信群由護士、護士長、醫師、患者等組成,護士定期推送在群里,讓患者及家屬及時了解。詳細如下:1)建立信息化檔案管理。出院后醫院將患者信息利用網絡平臺全部上傳到社區,實現資源共享。醫院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院號、性別、體質量等,并且進行信息化管理。2)培訓信息化檔案管理人員,并且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需要實現對檔案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將紙質文件轉化為可以儲存在信息載體中的電子文檔,從而為建立數據庫打好基礎。另外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每個患者護理的工作要點。3)組建微信群。通過家屬及患者掃碼進入微信群進行管理后續工作,微信群由各管轄護士長組成。在每周三、每周五的晚上七點到八點在微信中上傳護理內容,其中主要以文字、語音對話、視頻和圖片為主。同時在每天下午三點在線群聊1h,記錄患者的實際情況并做好疑問解答。
健康教育內容:1)健康知識。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日常交流的過程中,要漸進性地向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使其明白血糖監測的重要性,告知其將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狀態有利于對各種并發癥進行預防。親自向患者演示采用血糖儀進行血糖監測的方式,以此來促使患者學會自我監測與控制血糖,將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7.8mmol/L以下,日??崭寡撬骄S持在3.8mmol/L~6.1mmol/L。2)用藥指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持續性的血糖控制,并且不能間斷其藥物療程。護理人員要嚴格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注意嚴格遵循“定時”、“定量”的原則,囑咐患者避免自行停止用藥或者增減用藥劑量;用藥過程中,對患者各項血糖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3)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囑咐其飲食過程中嚴格遵循低糖、低脂的飲食原則,攝入富含纖維素、易消化飲食,常見的包括芹菜、菠菜以及海帶等;囑咐患者避免雙糖、單糖含量較高、油膩高脂肪植物。4)運動干預。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指導其進行運動鍛煉。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體質以及年齡等作為依據,對其運動強度進行合理決定,并指導其做太極拳、散步以及慢跑等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煉。運動過程中注意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初始運動時采取體能消耗相對較小的運動項目,等到患者血糖水平逐漸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將運動量慢慢增大。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包括Hbalc(糖化血紅蛋白)、2hPG(餐后2h血糖水平)與FPG(空腹血糖水平)。
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護理服務水平以及醫護人員護理態度等,將其評定為不滿意、基本滿意、非常滿意三項,基本滿意與非常滿意相加得到的總和即為護理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0.05時說明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Hbalc、FPG與2hPG等血糖指標水平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護理前,兩組患者護理后Hbalc、FPG與2hPG等血糖指標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Hbalc、FPG與2hPG等血糖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相較于對照組的67.50%更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發病率,且存在不可逆性,所以醫護人員除了要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外,還要加強護理干預,引導患者對自我護理技能進行掌握,加強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對自身病情進行高度重視。與傳統的電話隨訪、定期返院檢查等要求相比,本研究使用的微信平臺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更為簡單便利,更能及時、精準、持續性地提醒患者隨時控制飲食和運動,綜合運用運動健康、飲食控制、心理疏導等多方面的院后目標輔助管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療的科學性和及時性,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而且細心解答,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與此同時,微信平臺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識知曉程度,進而改善其行為習慣,有效控制血壓[3-4]。本研究觀察組患者護理后Hbalc、FPG與2hPG等血糖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相較于對照組的67.50%更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護理滿意度提高。究其原因,在患者住院過程中,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健康宣教,采用人文化的方式來將患者心理壓力疏解;向患者講解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有利于加深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其自我護理技能;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與運動指導,有利于對其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將其身體素質提高,促使各項血糖指標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網絡信息條件下微信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促使護理滿意度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桂玉.個性化護理對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6(09):129.
[2] 田雪萍.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21):99.
[3] 張炎,金小龍,王信喆,等.電話結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胰島素泵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03):249-252.
[4] 楊青,彭瑞蓮,劉巧燕,等.微信途徑開展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狀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