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麗
【摘 要】 目的:對官渡區2015年-2017年的產婦管理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產婦管理工作情況,探索孕產婦管理工作的經驗及方法,從而保障母嬰健康。方法:對全區3年共管理的37706名產婦進行統計匯總分析。結果:全區3年共管理產婦總數為37706人,其中流動產婦25537人,占總產婦數的67.7%。其中高危產婦總數14123人,高危篩出率為37.5%。結論: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是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流動孕產婦數量多,管理工作難度較大。
【關鍵詞】 產婦;高危產婦;流動產婦;工作措施
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是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流動孕產婦因其流動性大,管理難度較大。官渡區采取不同工作措施,多渠道發現孕婦,積極動員督促進行孕期建冊,對每1例高危孕產婦均進行建冊立案管理,定期追蹤隨訪。通過對37706名產婦,14123名高危產婦進行管理情況分析,總結孕產婦管理及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不斷探索及總結工作經驗,保障母嬰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官渡區2014年10月-2017年9月孕產婦工作報表、工作考核數據、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報表。
1.2 方法
匯總全區近3年的孕產婦管理工作數據,分析管理數據及管理工作措施,通過數據匯總及工作經驗總結,不斷探索孕產婦管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2 結果
2.1 管理產婦情況
全區3年共管理產婦總數約為37706人(其中戶籍12169人,流動25537人);高危產婦總數約為14123人(其中戶籍5292人,流動8831人)。從產婦總數來看,2015年產婦總數與2016年產婦總數接近,2017年度數量較大且較2016年度增加明顯(注:2015年產婦總數10709人、2016年產婦總數11342人、2017年產婦總數15655人)。
2.2 管理高危產婦情況
3年管理高危產婦總數14123人(其中戶籍5292人,流動8831人);總高危篩出率37.5%(其中戶籍產婦高危篩出率43.5%,流動產婦高危篩出率34.6%)。3年的高危篩出率接近,分別為:37.1%、38.2%及37.2%。
2.3 3年中產婦及高危產婦數據變化情況
從3年的數據分析來看,產婦數及高危產婦數具有逐年增加趨勢。特別是2016年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以來,2017年產婦數據增加明顯,較2016年增加產婦數4313人,高危產婦數增加1494人。2017年與2016年相比較:2017年的產婦數是2016年的約1.4倍(其中戶籍產婦增加約1.5倍、流動產婦增加約1.3倍);2017年的高危產婦數是2016年的約1.3倍(其中戶籍增加約1.5倍、流動增加約1.3倍)。
3 討論
3.1 產婦管理情況
全區3年共管理產婦37706人,管理數量較多。2015年產婦總數與2016年產婦總數接近,2017年度數量較2016年度增加明顯。2016年國家全面開放 “二孩”政策以來,孕產婦數量增加明顯。2017年與2016年相比較:2017年的產婦數是2016年的約1.4倍;2017年的高危產婦數是2016年的約1.3倍。孕產婦管理工作質量與母胎健康密切相關,3年來,管理工作數量逐年增加,工作數量大,管理難度增加,需要不斷總結及改進工作方法。
3.2 高危產婦管理情況
全區3年共管理高危產婦14123人,高危篩出率為37.4%。三年的高危篩出率接近,為37.1%~38.2%。2015年高危產婦總數與2016年高危產婦總數接近,2017年較2016年增加高危產婦1494人。2017年的高危產婦數是2016年的約1.3倍(其中戶籍增加約1.5倍、流動增加約1.3倍)。高危孕產婦管理工作是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高危孕產婦數量增加較多。需要做好高危孕產婦的規范管理,及時干預及指導高危孕婦適時就診,并加強落實高危孕產婦的孕期宣教及隨訪管理。
3.3 流動產婦管理情況
全區3年共管理產婦總數為37706人(其中戶籍12169人,流動25537人);流動產婦占管理產婦總數的67.7%。全區高危產婦總數14123人(其中戶籍5292人,流動8831人);流動高危產婦占高危管理總數的62.3%。流動產婦數量多,流動性大,保健意識薄弱,管理難度較大。需要加強對流動孕產婦的健康宣教工作,并將省內流動孕婦信息轉介到戶籍地共同管理。通過多渠道多人員對孕婦進行電話追蹤管理,不斷提高流動孕婦的孕期保健意識,盡早確定分娩醫院。
3.4 工作措施
3.4.1 孕情發現是關鍵 進行孕期建冊宣傳非常重要 及時召集轄區內所有醫療助產保健機構召開工作會議,部署各轄區的孕情排查工作。通過助產機構、社區居委會、婦聯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多渠道及時發現妊娠婦女,并進行孕期保健宣傳,動員孕婦盡早到轄區保健機構建立圍產手冊。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的孕情排查工作信息收集,并進行信息追蹤落實建冊,重點排查上報未建冊的孕婦及高危孕婦,督促建冊,及時立案管理。從而達到對孕婦的孕早期管理。
3.4.2 督促孕婦建立圍產手冊 盡早納入孕產婦健康管理 對轄區未建冊孕婦督促辦理圍產手冊,登記入臺賬,納入孕產婦健康管理。通過建冊時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宣傳,及時篩出高危孕婦,依據高危因素的不同進行預約分娩醫院的選擇指導。建冊時對孕婦進行居民健康檔案、孕產婦臺賬、高危臺賬及個案卡的填寫,加強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孕產婦工作的規范性。在采集孕婦信息的同時建議孕婦加入居住社區的孕產婦微信管理群,以便于孕期隨訪指導及孕婦孕期產檢資料的收集。針對孕早期的高危因素及時進行立案管理,并對孕婦進行針對性指導及孕期保健知識宣教。
3.4.3 定期產前檢查 進行產前常規檢查項目及產前篩查 通過系統的產前檢查,篩查出不同孕周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及早給予評估與診治。產前檢查是監測胎兒發育和宮內生長環境,監護孕婦各系統變化,促進健康教育與咨詢,提高妊娠質量,減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規范和系統的產前檢查是確保母兒健康與安全的關鍵環節[1]。孕婦應盡早確定分娩機構,遵醫囑進行產前常規檢查及必要的產前篩查項目檢查,監測孕期母胎情況,及時發現高危因素,針對不同孕周進行指導,對孕期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干預,以確保孕婦孕期的順利過渡,保障母嬰健康。
3.4.4 分級管理 加強婦幼保健三級網建設 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的服務模式需要根據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圍繞“重心下沉、關口前移”重點,注重發揮三級保健網絡的合力,強化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關注弱勢群體等方面進行優化,以切實提高保健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有效性[2]。按照孕產婦戶籍地及現住地址劃定所屬轄區街道,各街道社區衛生中心承擔轄區所有孕產婦的管理。根據孕婦有無高危因素及高危因素的評分進行分級管理,對所管理的高危孕婦進行信息月報管理。對于無高危因素的孕婦在建冊時進行孕期保健知識宣教,落實分娩醫院并定期產檢,在孕婦孕晚期進行電話訪視,了解孕婦孕期保健情況及有無高危因素增加。對于高危孕婦進行高危立案,規范孕期隨訪管理并記錄個案卡[3]。高危管理要與三級婦幼保健網絡及各級醫療機構密切銜接,使每一位有危險因素的孕產婦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良好的醫療保健服務,最終達到母嬰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鳳瓊,李超,熊玉華,等.邊遠欠發達地區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狀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6):5961-963.
[2] 彩軒.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孕產婦保健服務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06(09):890-892.
[3] 瓊,楊力,毛穎,等.云南省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8):3655-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