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巖
企業想要在市場當中立足與發展,第一要務就是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夠保障企業的有效運轉,是確保企業當中的各項機制能夠落實,企業的預期目標能夠得以實現的基礎,其意義重大,在不同類型的企業當中采取的內部控制方案是不盡相同的,但是存在的問題卻存在著不少一致性,下面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簡述。
一、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的重視不足
我國的企業管理工作雖然進步神速,但是相對于具有多年管理理論研究的西方國家而言,企業管理工作還存在著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在內部控制方面。當前的很多企業對于內部控制不夠熟悉,其經營管理目標往往是圍繞著獲取最大利潤空間而展開的,內部控制沒有被提上重要的位置,甚至不少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在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沒有形成強化內部控制的意識。這種類型的企業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內部的管理目標、管理文化當中沒有強調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企業的危機管理意識不強,控制力度不足等等,這些都會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嚴重制約著企業的長足發展。
(二)內部控制信息不暢通
信息是企業進行各項決策的基礎,但是當前的不少企業的內部控制信息仍舊存在著不夠暢通的現象。很多企業為了強化內部控制進行嚴格的層級管理,然而各個層級之間的管理者在進行交流和傳遞信息的時候,經常會摻雜主觀意愿,甚至存在著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不向上級管理者匯報真實情況,報喜不報憂等等。這種員工比管理者更了解企業真實情況的現象屢見不鮮,內部信息不對稱為企業增加了很多管理、時間和資源方面的浪費,制約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監管方面的問題
當前不少企業內部的監管工作流于形式或監管力度過強制約組織內部活力,雖然企業內部的貪污腐敗的管理力度只增不減,但是這種道德淪喪的現象卻屢有發生,是企業內部監管存在漏洞的例證。加上受到組織內部及社會輿論方面的影響,很多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度不足,監管效果不夠明顯。
二、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建設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應在提高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正確認識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內部控制環境方面的積極建設。企業應首先完善組織內部的層級設計,明晰權責,配合嚴格的獎懲機制,讓內部控制能夠成為企業的行為綱領。管理者應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使命,在工作過程當中一切以標準為原則,避免個人因素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影響,逐步形成內部控制管理嚴格的組織文化。
(二)強化內部控制信息交流
為實現企業內部的良好的控制,除了要保證各層級之間的信息準確性、統一性和即時性之外,還應重視各個部門之間信息的流通性,保障內部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共享。為了避免信息流通方面的問題,應當從革新企業的管理設備入手,組織內部的將各項信息可以及時上傳到平臺,信息的準確性能夠在上傳后得到核實,各個部門的成員及管理者能夠通過不同的權限進行相關信息的獲取,從而強化內部控制信息的交流。
(三)加強內部控制的監察力度
為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夠落實,應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的監察力度,長期監督配合定期檢查和突擊檢查,及時發現并進行獎懲。負責進行監察的成員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監察如果沒有發現問題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進行企業內部監察工作的強化及配合,對內部控制當中存在的違規現象進行舉報,核實后按照企業內部的懲罰機制進行嚴厲懲處。
(四)提高組織成員的整體素質
各項管理工作都離不開人,企業內部控制也是一樣。高素質的組織成員將會避免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諸多問題,降低管理工作的難度,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具有更強的創效力。企業應明確組織內部的行為規范,宣傳敬業愛崗、樂于奉獻的精神,樹立積極健康的三觀,逐步形成具有價值依托的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來進行對員工的影響與感染。此外,在進行內部培訓時,應強化其內部控制意識,員工能夠將組織利益與自身利益結合起來,能嚴格遵守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相關規定,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自發而有效的內部控制。
三、結語
企業的內部控制力度是企業的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體現,為了保障企業能夠在激勵的競爭當中站穩腳步,在迎接社會變革和市場環境變化的各類危機中有備無患,理應將內部控制工作劃入企業的長期目標當中,讓內部控制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的管理主動權及實效性,奠定良好的生存、發展基礎。(作者單位為東北石油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