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芳
摘 要:在這樣一個知識型經濟的年代,“創意”正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方式,而都市老城區所受到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升。在城市不斷更新的大環境下,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運用粗暴式的方式對城市進行改造,并且大量借鑒國外大規模破壞的改造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弊端在近些年漸漸顯示出來,因此,很多的大城市開始思考對待城市老城區的處理形式,通過成功的實踐之后,很多城市老城區的創意產業園區正在不斷走向成熟。但因為中國的創意產業起步晚,相關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討論國外相關知識體系的層面上。鑒于此,本文針對城市更新中創意園設計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更新;創意產業園;設計方法
1 前言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類型,在滿足創意生活以及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為我們的都市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中國城市更新在經過了將近20年的粗暴發展之后,我們發現有很多老建筑以及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之后便對老城區展開了理性的思考,針對國際上先進的城區更新概念及其實踐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談論,并且在很多地域試驗性地創建了一批由老城區改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掀起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構建的浪潮,并且這種類型的園區也逐漸走向成熟。
2 創意產業園的概述
創意產業園即創意產業集聚區,簡稱CIP,是發展創意產業的途徑之一,已作為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亮點受到各地區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創意產業園主要有非營利企業、文化機構、藝術場所、媒體中心及不同類型藝術家的科學園。它不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且還是文化生產和消費的地方。多樣性、變化性是創意產業園的基本特點。創意產業園的目的是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進而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使不同區域文化特色的思想通過碰撞創造出富有創意的終端產品。
3 歷史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設計方法
3.1 指導思想
隨著產業升級換代或整個傳統制造業的衰落,生產方式和運輸方式產生極大的變化,這就使得原有地區功能布局基礎設施達不到相關標準,又或者因為城市的向外擴張,原有工業用地被圍閉在城市中心區域,目前影響產業升級、布局及調整的因素非常多。改造模式可分為新建為主,和改造利用為主兩種方式。國內在早期受到當時的經濟條件、技術水平、思想理念等各個方面的制約,針對老建筑的處理形式轉變成為以拆建為主。之后借鑒外國的思想理念,充分挖掘老建筑、老城區自身的價值以及其歷史意義。
3.2 設計理念
在當下的思想浪潮背景中,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意設計規劃,就要求我們改變設計思路,聯用維持原貌與創新對比的方式,使得現代建筑藝術與傳統建筑藝術充分結合起來,這其實就是對歷史建筑物歷史的一種尊重與理解,融入現代化的創新思維,在歷史建筑中增添具備現代元素的建筑理念,真正意義上的為歷史建筑物注入更多動力與源泉。
3.3 設計手法
設計手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其與設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設計水平。在歷史建筑物改建成為創意園區的工程當中,能夠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來進行考慮:
(1)空間改造。依照實際的使用性能,聯系擬改建建筑物的已有空間狀態,規劃編制出科學的流線以及空間分隔體系,就已有空間的價值展開充分的發掘。譬如把高大的空間改建成為話劇劇場、禮堂、或者是展館,或是將高大空間垂直分隔成為幾個樓層來當作是辦公、會議等空間。充分借助空間之間的穿透性質,將在其中的人或是景觀互為景。假若是建筑集群,還要求把建筑物之間打通,以此來當作是連廊,譬如上海8號橋,亦或是把兩個建筑之間的空白區域加上頂棚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讓建筑空間有著更強的流動性質以及整體性質,譬如可以將一樁建筑物的外部變成室內景觀的一道風景線。
(2)結構改造。依照上文對其空間分割調節之后,針對已有的結構體制展開深入的研究,是否需要對既有建筑展開拆建、擴建或者是加固施工。實現空間的合并改造,能夠讓空間變得更為敞亮、廣闊。在改建的環節當中也存在擴建既有建筑物的現象,就要求我們充分考慮到增加空間荷載狀況,就原承重設備進行檢測,合理地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最終,建筑物部分結構改建要求在完善的結構穩固設計方案下開展,不允許影響已有建筑物的穩定與安全。
(3)立面改造。歷史建筑物通常都有著其自身的特征,在民國時期,有著殖民地的風格,中國成立之后因為要大力發展經濟,所以建筑多為工業風格,并且建筑自身就有一定的藝術性質。譬如北京798的包豪斯風格,廣州紅磚生產廠的蘇聯風格,上海1933的巴西里卡式風格。針對既有的藝術性建筑物,通常有三種改建的形式,第一種是保持已有建筑物的建筑風格以及外形,改建的關鍵點在于其室內區域。第二種是新老語言之間的協調,假設歷史建筑由于歷史緣故,一些地方要進行修繕,或是要進行加建的處理,就能夠運用和立面接近的建材或是形式完成搭配。第三種就是重視新老語言之間的碰撞及對比,例如,運用先進的建筑材料——玻璃、鋼材等,使得歷史建筑不但能夠將原有部分保留下來,還能體現出時代特色,最終能夠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4)設備配置。歷史建筑中原本所要體現的功能,在時代更迭的過程中會慢慢消失,例如重塑文化創意產業園,這就應該基于具體的功能空間,進行機電設計的相關調整,如此就使得人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與條件中進行工作與學習,還應該依照具體的功能配置機電設備。一般來說,主要是下面幾個方面:給水排水,空調通風,安防智能化,辦公智能化等各個層面。如今,時代不斷進步,歷史建筑同樣應該配備先進、完善的機電設施。
(5)環境改造。應該基于文化創意園的整體氛圍進行環境改造,并且應該使得新設定的功能和原本的工業建筑或是歷史建筑的景觀設計相吻合,不但應該有效優化建筑空間、結構及造型,還應該完成整個園區的配套景觀設計。基于原址現狀存在差異的園區,應該針對是否存在要被保留下來的景觀資源、古老名木等進行調查與研究。景觀設計應該立足于符合歷史建筑的文化傳承,并且應該借助原建筑中的建筑語素——如煙囪、零件、機械等元素和景觀設計充分融合起來,進而實現重構的根本目的,這不但能夠使得人們能夠對曾經熱鬧非凡的景象充滿記憶,還能夠實現一定的藝術加工。此外,就植物配置的層面來說,同樣能夠密切聯系建筑立面設計,增強豎向綠化,并且能夠使得歷史和植物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肌理搭配效果,最終能夠彼此形成輝映的效果。
4 結語
歷史的積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文化的形成,并且各個歷史階段的建筑物,不僅僅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同樣是城市文化中一種非常直觀的表達。怎樣完成城市更新的浩大工程,已經變成目前中國建設及發展過程中,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舊建筑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資源,并且其保護和再利用都是一種城市文脈的傳承。簡而言之,在當今社會形勢下,一定要重視舊建筑的歷史使命,在舊建筑中注入新的活力,不僅可以使得建筑成本得到極大的節約,還能夠使得建筑自身的歷史文化以及人文價值都能夠得到延續。
參考文獻:
[1] 解旭東,李東.舊工業建筑改造與再利用——D17文化創意產業園設計[J].建筑與文化,2017(10):78~79.
[2] 王全偉. 面向創意產業園的舊工業廠區活力再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3] 鄧智敏.歷史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的設計方法[J].住宅與房地產,2017(18):104+119.